国军“名将”孙元良 守四行仓库企图强奸女学生

一位在北大读过预科,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将军,晚年在台湾出书时,居然其书名有严重的常识性错误,这不能不说是黄埔和北大以及台湾出版界的集体悲哀 。
这位将军叫孙元良,曾任国民党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九军军长、重庆警备司令、第十六兵团总司令等职 。国民党大陆兵败后,他去了台湾 。晚年著有《亿万光年中的一瞬──孙元良回忆录》一书,由台北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 。
只要上过中学的人都会看出来,这本书的书名存在严重的常识性错误 。因为“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光年一般是用来量度很大的距离,如太阳系跟另一恒星的距离 。光年不是时间的单位 。而“一瞬”是时间单位,指一眨眼的工夫,形容极短的时间 。很显然,作者孙元良错把光年当成时间单位了 。台北世界出版社呢,居然也没看出来这个错误,将错就错以致贻笑大方了 。
李敖在电视节目《李敖有话说》中骂孙元良时,曾展示过此书 。但学问大如李敖者,也没发现这本书的书名错误 。否则,以李敖的秉性,会以此为话题,将孙元良接着再嘲讽一通的 。
孙元良原籍浙江绍兴,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华阳 。孙元良的家庭背景很不错,父亲孙廷荣,曾任清廷知县 。叔父孙震,曾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五绥靖区司令官等职 。孙元良的儿子孙仲祥,又名秦汉,台湾电影明星,其知名度远在父亲之上 。
孙元良出身黄埔,系“天子门生”,有“飞将军”之称 。这个雅号可不是褒义的,又名“长腿将军”、“逃跑将军” 。
早在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孙元良就曾是战场上可耻的逃兵 。当时,蒋介石的嫡系第1军第1师和程潜的第3军攻打江西的孙传芳 。第1军贪功冒进,贸然攻打南昌 。侥幸得手后不思巩固战果,反而大肆寻欢作乐 。结果孙传芳部连夜反击时,第1师师长王柏龄正在窑姐的床上,党代表缪斌也临阵脱逃 。结果第1师一败涂地,南昌得而复失,王柏龄和缪斌遁逃避祸 。
孙元良时任第1师第1团团长,当时负责驻守牛行车站 。战斗甫一打响,由于缺乏警戒,孙元良惊慌失措之中率先逃跑 。部队群龙无首,尚未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已经纷纷作鸟兽散,致使战略要地失守,南昌门户洞开 。事后,孙元良团被程潜派驻奉新,向东警戒,掩护主力部队集结,但孙却拒不执行命令,一闻敌讯,便继续西撤 。
蒋介石气急败坏,马上赶到奉新前线,立即召集第1师训话,声色俱厉,杀气腾腾:“这次打仗,第1团团长孙元良没有得到命令便退却,应照革命军的连坐法来枪毙 。这次失败,是我们革命军最不荣誉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倘使第1师不退下来的时候,我们的战事,一定不会失败;所以孙团长没有命令擅自退了下来,一定要按法枪毙 。我们第1师,从前是最光荣最有名誉的军队;现在被孙团长个人毁坏,难道我们还能容忍这种败类,不枪毙他吗?”
第二天清晨,蒋介石又召集朱培德之第6军及孙元良团再次训话,重申了对孙元良的惩罚决定:“我们革命军的历史,是很光荣很名誉的 。现在打下了南昌,又退回来,都是因为第1师第1团团长孙元良,没有命令,怕死退下来了,所以有这一次的失败 。孙团长犯我们革命军的连坐法,我要把他枪毙 。你们各位官长士兵,可晓得军法是不容情的,若是犯了连坐法,无论哪一个,都要依法枪毙的 。”
自从“中山舰事件”后,共产党员被迫退出第1军,结果本是精锐的第1军思想迅速下滑、军纪败坏,战斗力大不如前 。蒋介石痛定思痛,颁布了严酷的《革命军连坐法》,整顿军纪 。孙元良正好撞到枪口上,大家都以为他死定了 。
很快,孙元良消失了 。不料,1928年,孙元良突然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气宇轩昂,面有得色 。他不仅躲过此劫,而且还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镀了一层金 。归国后,即任国民政府警卫第1旅炮兵团团长 。到了1931年,已升任警卫第1师第1旅旅长 。
原来,在薛岳、刘峙等人的劝说下,怒气平息后的蒋介石考虑到黄埔一期生本来人数就有限,历次战斗中战死者、共产党拉去者甚众 。如今在军中能挑大梁的人已是寥若晨星,弥足珍贵 。于是,他法外施恩,网开一面,孙元良因祸得福 。
1932年淞沪战役发生后,时任国民党军队第八师259旅少将旅长孙元良率军坚守上海宝山庙行镇11天,和友军一起夹击日军,让日军受到空前挫败 。当时国际舆论评价此役为“国民党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孙元良因此役擢升为第88师师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