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初恋阿娇因何败给草根小三卫子夫?( 二 )


二是糊涂 。
长公主的糊涂表现为三点:
其一对女儿的婚姻缺乏认识 。
汉武帝与陈阿娇之间的婚姻,说到底是基于政治利益,于青梅竹马无关,于卿卿我我无关 。作为母亲,长公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
其二,阿娇的丈夫是皇帝,作为母亲,在嫁女儿给太子之时,就应当明白:阿娇不可能专宠!何况汉武帝多情风流,一生女人无数 。这时,教女儿对此不必在意,风物长宜放眼景,或许情况会大不一样 。
其三,对阿娇的过激反应没有及早干预 。陈阿娇一时性起,反应过度,尚有情可愿 。但是,作为母亲,长公主不应该意气用事,应及早提醒女儿收敛过激行为,更不可搞什么巫蛊事件 。
我们不妨拿长公主对陈阿娇,与王太后对汉武帝作一个比较,汉武帝继位之后和陈阿娇、长公主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王太后立即干预,希望二人能和好 。汉武帝听从了母亲的忠告,马上调整和长公主、陈皇后的关系,避免了许多后顾之忧 。(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 。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 。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上乃于长主、皇后复稍加恩礼 。)为什么王太后可以告诫儿子调整夫妻关系?而长公主不能告诫女儿搞好夫妻关系?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王太后比长公主更有智慧 。
长公主在亲近王美人、私定娃娃亲、毁栗姬、废刘荣、誉刘彻、最终将刘彻推向皇帝之位的过程中表现出过人的才能 。但是,在女儿的事情上却麻木而愚蠢,前后判若两人!
脉脉此情向谁诉
第三个人,卫子夫 。
平民歌女卫子夫如何邂逅汉武帝?说起来非常偶然 。
卫子夫出身低贱,本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因其夫是平阳侯曹寿,故名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平阳公主贵为公主,一向注意搞好和弟弟汉武帝的关系 。她找了十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养在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随时准备汉武帝来挑选 。即位第二年(建元二年,前139),汉武帝在霸上参加除灾求福的礼仪后,顺便来到平阳公主家 。
平阳公主让美人面见武帝,而武帝一个也不喜欢 。这时,歌女进来献歌,武帝一眼就看上了卫子夫 。当天,卫子夫在皇帝换衣的车中侍奉汉武帝,得到亲幸 。
武帝幸得心爱女子,十分高兴,当场赏给平阳公主黄金千斤 。平阳公主见机行事,奏请将卫子夫送入宫中,汉武帝欣然同意 。卫子夫上车时,平阳公主抚着她的背说:“去吧,好好吃饭,好好努力!哪天富贵加身,别把我忘了!”(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无相忘!)
卫子夫因何得到汉武帝垂青呢?
卫子夫的职业是歌女,歌声如何,虽然史书无载;但是,应该还算动听 。我们讲戚夫人大得刘邦赏识之时,特别提到刘邦喜欢功夫嫔妃,才艺嫔妃;汉武帝也是如此的话,这倒成了刘氏家族的一大特点:宠爱才貌双全的女人!
卫子夫有一头美发,这一点倒是有据可查 。我国宋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三《人事部·鬓》记载了一件事:《史记》曰:卫皇后字子夫,与武帝侍衣得幸 。头解,上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 。但是,《史记》中没有记载这件事 。《汉武故事》却也说卫子夫凭一头秀发大得汉武帝欣赏:子夫遂得幸,头解,上见其发美,悦之,纳于宫中 。东汉著名文学家张衡在他的名作《西京赋》中也有一句:卫后兴于鬓发 。
中国男人素爱乌发如云的美女,汉武帝也不能免俗 。一头秀发使平民女子卫子夫倍增妩媚,也俘获了大汉王朝最高当权者的心 。
卫子夫入宫后,能够延续她在平阳公主家中的好运吗?
事实是,卫子夫入宫一年多,竟然再也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召见,更不要说亲幸了 。
这岂非咄咄怪事?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
首先,汉武帝是偶然路过平阳公主家,邂逅歌女卫子夫,一时的魂不守舍稍纵即逝 。回到宫中后,后宫佳丽如云,卫子夫自然不那么抢眼了 。美人之美,从来都是相对的,在只有十几个美女的平阳公主家,卫子夫才貌出众;但是,到了武帝后宫,要想“三千宠爱在一身”,谈何容易?
其次,宫中制度的限制 。妃嫔并不能随意见到皇帝,除了皇帝钦点 。因此卫子夫没有机会再次面见汉武帝 。
汉武帝与卫子夫的再次相见是什么时候呢?是她入宫一年之后 。
当时,汉武帝打算放一批宫女回家 。卫子夫一见到汉武帝,马上哭着请求出宫 。(入宫岁馀,竟不复幸 。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 。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