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陈宇寰 指挥冀东抗日军民收复乐亭城

陈宇寰 , 原名陈寰 , 字振生 , 1897年出生于河北省滦州小陈庄(现属河北省滦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少年时只读了三年私塾便辍学 , 随父艰苦度日 。娶妻生子后 , 家境更显贫寒 , 已届而立之年的陈宇寰为养家糊口 , 不得不离家别亲到乐亭县王庄子村地主家当长工 。五年中 , 他吃尽苦头 , 备受艰辛 , 但家中生活依旧困苦不堪 , 无奈愤而还乡 , 另谋生路 。凄风苦雨的磨炼 , 使陈宇寰逐渐养成了坚毅刚强的性格 。
1931年滦南地区一度土匪横行 , 民怨沸腾 。为防匪患 , 各村纷纷成立了联庄会 。因陈宇寰为人正直 , 主持公道 , 胆大好义 , 在胡各庄一带积极组织联庄会武装 , 声望颇高 , 于是被公众推选为皁城、胡各庄地区一六八村联庄会会长 。
当时 , 胡各庄一带有一匪首张希廷 , 外号“三营长” 。网罗地痞、恶棍数十人 , 经常夜间路劫、绑架 , 糟蹋妇女 , 扰得百姓提心吊胆 , 日夜不得安宁 。致力于扫匪为民除害的陈宇寰对张恨之入骨 , 决心将其除掉 。为此 , 陈宇寰多次装扮成挖菜的农民 , 身藏短枪 , 暗中察探土匪行踪 。一天 , 张希廷这帮土匪正在孙坨村外的北城寺聚集 。陈宇寰得知后 , 迅即调集方各庄、曲荒店等各村联庄会武装直奔北城寺 。经半天一夜激战 , 打得土匪逃亡失散 。为根除匪患 , 陈宇寰对各村联庄会又作了统一部署 。后来 , 陈宇寰终于抓住时机 , 带领方各庄、高庙、曲荒店等村联庄会武装 , 将心黑手毒、作恶多端的张希廷等土匪包围在前曲荒店村西的土桥上 。一阵乱枪 , 打断了张希廷一条腿 , 随即生擒 。除掉匪患 , 人心大快 , 陈宇寰的名声也随之大震 。
滦南各地联庄会、民团武装的发展和影响 , 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和国民党驻滦县的华北战区保安总队的注意 。都认为:这是一股不小的武装力量 , 为我所有 , 必能成事 。为此 , 中共葛代坨党支部书记、滦县抗日救亡会负责人陈飞多次找陈宇寰、高志远(马城民团大队长)等 , 面议抗日救亡事宜 , 后又吸收他们加入抗日救亡会组织 。而驻滦县的战区保安队第一(后改为第三)总队长刘佐周抓紧培训心腹 , 准备到各民团任副队长 , 企图取而代之 , 一口将民团吞并 , 扩充反动实力 。
包括一六八村联庄会在内的各地民团武装的归属已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
“跟中国共产党走抗日救国的道路 , 得人心 , 顺民意 , 我干”!“听任刘佐周摆布 , 去充当小日本鬼子的帮凶 , 只有汉奸做得出来 , 这丧尽天良的事 , 我坚决不干!”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 陈宇寰毅然选择了前者 。
朴实的语言 , 正确的选择 , 充分体现了陈宇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于是 , 陈宇寰同高志远几经协商 , 趁刘佐周向各民团派遣副队长之机 , 于1935年2月21日打响了民团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帮凶的第一枪 。
那天 , 高志远在马城绑了刘佐周派去的副队长后率三区民团举事 , 陈宇寰按计划率四、五区民团接应 。三、四、五区民团在皁城会师后 , 将刘佐周派驻皁城的“督察处”、“特务队”全部缴械 , 活捉了督察处长李拱之 。
刘佐周闻讯 , 次日便派其叔刘三阎王率300骑兵到皁城追剿 。刘三阎王的骑兵队刚到牛东庄石桥 , 就被事先埋伏的民团武装打得人仰马翻 , 掉头北窜 , 败回滦县 。
派到民团的副队长被绑、督察处长被捉 , 追剿骑兵队又大败而归 , 这不禁使刘佐周恼羞成怒 , 即领兵千余 , 直发皁城 。
双方经数小时激战 , 由于保安队来势凶猛 , 装备精良民团武装缺乏作战经验 , 难以抵挡 , 遂趁夜色撤至沿海 , 就地疏散 。
这次民团起义虽未成功 , 但却打击了刘佐周的嚣张气焰 , 粉碎了他妄图吞并民团、扩充反动实力的阴谋 。为以后共产党发动、领导的武装抗日暴动奠定了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