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谋深算的王翦为何敢跟秦始皇叫板要兵60万
公元前221年,这是个应该牢记的日子 。这一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一个强大的秦帝国诞生在亚洲大陆 。
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11年统治,很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秦法严苛细密,百姓动则触法”,以及他用七十万受过宫刑和其他徒刑的罪犯,来为自己修宫殿、造陵墓 。
因此,人们得出一致结论:是他的暴行引发了陈涉、吴广的起义 。由于秦帝国的暴政,只存在了短短14年,便被农民战争所推翻 。
当世界上其他民族自豪地夸耀着他们雄才大略的祖先时,我们却惭愧于我们的开国祖先秦始皇是个灭绝人性的暴君 。
然而,秦始皇是否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暴君呢?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经不可能直接去质问秦始皇本人这个问题了,我们也只能从史书中去寻找秦始皇 。《史记》是公认的最有权威的史书,许多人对秦始皇的看法也是深受《史记》的影响 。
然而,只要我们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史记》的文字中,凡是有历史事件对秦始皇有褒扬作用的时候,司马迁马上就会有一段文字紧随其后,来抵消这种褒扬,甚至巧妙地将读者引向反面 。
这紧随其后的文字,有的是几个字的心理描写,有的是别人说的一段话 。
【老谋深算的王翦为何敢跟秦始皇叫板要兵60万】如果我们抛开作者的个人情感,只看史实的话,或许我们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
1秦始皇性格多疑而暴虐逼死了吕不韦?
吕不韦把嫪毐假扮成太监,引进后宫与王太后淫乱 。给秦始皇丢尽了脸面 。
嫪毐还发起了宫廷武装暴动,谋反篡位,而吕不韦就是引起这件事的罪魁祸首 。
在战国时代,不要说杀一个臣子,就是儿杀父,臣子弑君王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
换了别的君王,即使不是暴君,诛灭吕不韦的九族都不会有人觉得过分 。
但是,秦始皇不但没有杀吕不韦,而且还保留了他的封国 。
只是后来看到诸侯各国来拉拢吕不韦,才改变主意,把他发配到偏僻的蜀国,合情合理 。
2尉缭想要离开秦国?又为何没走?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大梁人尉缭,以一介布衣见到秦始皇之后,对其进言道:“凭着秦国的强大,诸侯就如郡县 。可是如果各国合纵,出其不意地袭击秦国,这就是从前智伯、夫差、湣王所以灭亡的原因所在 。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合纵计划,这样只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就可以完全消灭了 。”
秦始皇认为尉缭的话有道理,以后见尉缭时,以平等的礼节相待,衣服饮食也与尉缭一样 。
大梁人尉缭没身份、没地位,秦始皇不以外貌、地位、亲疏取人,择善而从 。
这之后再见尉缭也是以平等的礼节相待 。
然而尉缭受此殊荣却不满意,要离开秦国 。
当秦始皇得知尉缭要离开时,不是怒其背叛,或怨其不忠,将其捉拿斩首,而是执意挽留,委以高官 。
这样的秦始皇,不正是最典型的贤明君主形象吗?
3老谋深算的王翦为何敢跟暴君叫板?
攻打楚国老将王翦要动用六十万军队,而年轻的将军李信则说二十万人即能取胜 。最后又秦始皇来定夺的时候,秦始皇采用了李信的建议 。王翦见自己的作战计划不被采用,就推辞有病,回老家有病去了 。
最后李信战败让秦始皇丢尽脸面 。
当秦始皇听到李信兵败的消息后,大怒 。但他并没有下令惩处让他威严扫地的李信,而是直接驱车直奔王翦老家 。
作为君王,其实秦始皇不用亲自出马,他大可可以派一个使臣把王翦宣上殿来 。
秦始皇到了王翦的家,一进门就向王翦道歉认错:“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