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忆 浙江椒江击毙日军海军大将山县正乡始末( 二 )
此时我部士兵也由分队长(排长)带到江边,全副武装,连一挺从未使用过的重机枪也扛了来 。这时飞机里面用手枪向岸上回击 。事已如此,我见状也就下令我部开火 。战斗打响,当时因我方在江堤上,居高临下,并有堤岸作掩体,在地形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人员上我们又是以多打少 。正枪战间,忽从飞机内传出两声闷重的爆炸声,紧接着有火焰从舱内喷出,想必是我们击中了机内易爆部位,接着全机起火,火光冲天,机上的回击顿时停息,至此,随着潮水的回涨,残机不一会就被海水吞没 。这一场突发的战斗,在我方无一损伤的完胜下结束,飞机在海水中淹没了,那伙浙东护航队员也走了 。
丁:飞机上那些日本军官呢?
阮:日机沉没于海水,战斗结束后,我组织部队分头清理战场,从停泊在江面的一民用小木船发现4具日军尸体,接着又从另一小木船上生擒5名,后来在椒江上游临海县大田港河汊港湾中又捉到5个 。这两批共10名日俘先后押送台州守备指挥部,经审讯,日俘供称:
“今在椒江内降落的是日本最新研制成功的4发动机巨型水上运输机,这架飞机是(日军)南支第四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山县正乡的专用座机,机上共有15人,包括山县的少将参谋长以及大佐、中佐、少佐等参谋、副官和机组人员 。(我们)在今天参加(日军)南方派遣军总司令、海军中将田中久一(在广州)召开的军事会议后,中午前从广州飞返基地台湾高雄途中,于广东、福建沿海上空几次见到正在巡逻的美国战机,因(山县)这架是运输机,体型大,没有作战能力,只能东躲西避地一次次逃窜,艰难地从广东经福建逃到了浙江上空 。由于返回躲避耗时过久,机上燃油耗尽,不能持续航行,山县司令决定在日占区的甬江口镇海地区水面降落,机上驾驶员却将椒江口的海门视作甬江口的镇海,因而误降 。(海门与镇海两处地形颇相似,都处在一条江的出海口南面,且两地北岸都有一座宝塔,两处空间距离亦近,航程瞬间即达 。)
遭到枪击后,飞机搁浅在泥涂上无法动弹,尽是挨打,不久,机内爆炸起火,我们逃离机舱,爬上小船,想趁天色昏暗逃出海去,不料小船内没有航行工具,我们终于被捉 。飞机爆炸时,山县司令未同时爬出,以后情况就不知道了 。”
根据日俘口供,基本情况清楚了:机上本有15人,毙命4人,先后两批活捉10人,尚缺1人,据日俘口供判断这人正是日酋山县 。事后日方广播称:山县正乡不幸战死,追晋海军大将 。
(山县正乡,日本山口县人,1891年生,先后毕业于日本海军兵学校,海军大学,并留学英国研习军事 。历任海军航空本部课长、凤翔导战舰舰长、海军大学教官,陆军大学航空兵教官,1938年任第三联合航空兵司令率海军航空兵入侵我长江流域,配合日本陆军进行侵略,后继任第二十六航空战队司令官,台湾高雄警备府长官,1943年任联合舰队南支第四舰队司令现职,率部在太平洋地区对英美作战,此人在日本军界素以海军作战与航空战术见长,是日本海军将领中的佼佼者,生前曾三次获金鸱勋章,死后又追赠一级金鸱勋章 。)
丁:阮老,您是哪一年于黄埔军校几期毕业的?
阮:1937年我在北平(现北京)读高中,正值卢沟桥“七·七”事变前夕,我参加了暑期学生集中军训,军训总队长是驻军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旅长何基沣将军(中共地下党员,淮海战役时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与张克侠将军率三个半师战地起义) 。我们在军训期间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抗日教育 。那时,华北局势危急,终于发生了“七·七”事变,军训被迫提前结束 。我随家人离北平往南京,南京沦陷前再转辗到武昌 。在武昌后不久,我独自入川,进了四川合州国立二中继续入学读高中 。1938年冬黄埔军校十六期招生,我报考被录取,从此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活 。●
推荐阅读
- 太监回忆末代皇后婉容私密事 经常裸体自我欣赏
- 新四军老兵忆抗战 一包辣椒“炸弹”呛翻鬼子
- 92岁老兵曾给粟裕当警卫员 见证“高邮受降”
- 老红军回忆长征 强渡嘉陵江 只有他1人生还
- 揭秘“司岗里” 佤族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 日军回忆八路军游击战 华北处处都有“李向阳”
- 战史回忆 冈村宁次回忆录中评价八路军勇敢团结
- 抗战老兵生死亲历 子弹穿腿而过只能靠刮肉疗伤
- 晚清宫女回忆光绪帝是如何召幸珍妃的?
- 在溥仪的回忆录里婉容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