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 日军曾毫无理由地宣称1师团打3个师苏军

诺门罕战役发生于1939年5月4日 , 同年的9月16日结束 , 历时135天 。1939年5月 , 日本关东军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 , 企图把蒙古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 , 进而实现其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 。5月14日 , 苏联政府加入这场战争 。至9月15日签订停战协议 , 以日军失败告终 , 史称“诺门罕战争” 。诺门罕战争是二战初期苏、日两军在亚洲一场规模较大的作战 , 前后历时近半年 , 双方动用了十几万精锐部队和除海军外几乎所有的现役装备 , 苏军最终完胜日军 。
在此次战役中 , 由于日军盲目自大、轻视苏联军队的战斗力 , 导致在情报收集上没有能够实事求是 , 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情报 , 甚至对有价值情报置之不理 。这是日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
1937年到1938年 , 苏联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肃反运动 , 重点是对军事机构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进行大规模清洗 。这次清洗是斯大林一个时期内实行极左路线的表现 , 对苏军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苏军中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惨遭杀害 。
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叶果罗夫元帅、布留赫尔元帅都先后被捕并被处决 。红军总政治部主任马尔尼克是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创建人 , 他在安全部人员逮捕他的时候开枪自杀 。智勇双全的军团司令科夫丘赫于1938年7月被枪决 。苏联著名元帅朱可夫的上级雅基尔(当时任基辅军区司令)、乌鲍列维奇(当时任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和老军长塞尔基奇都先后被枪决 。就连在西班牙任军事观察团团长的扬.别尔津将军也被押回国内执行枪决 。
在这个时期里 , 新补充进来的炮兵不知道如何开炮 , 新补充进来的步兵连靶都没有打过 , 很多人连开枪的基本动作都没有学过 。在所有的步兵部队里 , 练习过刺杀的士兵不到20% 。隐蔽训练基本上没有开展过 。新任命的军官也没有什么战争指挥经验 。
另外 , 日本军阀从心眼里看不起苏联红军 。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 , 沙皇陆军屡战屡败 , 海军全军覆没于对马海峡 。在1919年至1921年的俄苏内战时期 , 日军一度占领了西伯利亚的部分领土 。后来苏维埃政权稳固 , 日军才撤回 。所以关东军从开始就趾高气扬 , 一心想找一个或者造一个“柳条湖”(即过去的柳条沟)事件 , 袭占苏联或蒙古领土 , 击溃苏蒙军队 。其最低目标是占领伊尔库茨克以东的苏联远东领土 。如果得手 , 则一直向西席卷 , 与希特勒的纳粹德军沿某条双方议定的界线分割苏联 。
日本通过收集情报 , 错误估计苏联内部政治形势 , 认为“大肃反”后 , 有能力和经验的指挥官基本被清洗掉了 , 此时的苏军已不足为虑 , 毫无理由的轻视对手 。狂妄地宣称日军一个师团可以对付苏军3个师 。关东军各部队好战情绪被激发起来 , 据战后日军心理机构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参战的日本士兵都热切盼望与苏军交手 , 90%以上的军官对苏军情况一无所知 , 却毫无理由地轻视对手 。”当时日军整个处在一种病态的“亢奋”中蠢蠢欲动 。
日军在战前情报收集中 , 没有收集到苏联军队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情况 , 未能充分认识到苏军重型装甲部队的实力 , 盲目的以轻型坦克死拼苏军 , 致使顺势惨重 。另外日军的情报也没有对苏联指挥官的背景和能力以正确的认识 。这次战役日军遇到的是苏联杰出的军事统帅朱可夫 , 和朱可夫相比 , 日军的统帅在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上差距不小 。
1939年5月27日 , 日军向苏蒙军发起攻击 , 第23师团骑兵联队和重装甲车部队虽包抄奇袭蒙军指挥部得手 , 但很快被苏军坦克包围 , 一交手 , 关东军便尝到了苏军的厉害 , 日军的重装甲车厚度较小 , 根本不是苏军坦克的对手;日本骑兵面对苏军这些横冲直撞的“钢铁怪兽”束手无策 , 只好绝望地挥舞着马刀砍 。苏蒙军1个喷火坦克连和装甲车营轻而易举地全歼了日军这股快速部队 。正面进攻的日军也被苏军密集的炮火打得丢盔卸甲、损伤过半 , 撤回了海拉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