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抗战第一枪厦门炮战 重创日海军“若竹”号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犯上海 。尔后,日本海军省宣布对中国海岸实行封锁 。一夜之间,中国的东南门户———厦门港外麇集着10多艘飘扬着日本国旗的军舰 。
1937年9月3日凌晨4时,日军战略巡洋舰“扶桑”和驱逐舰“羽风”、“若竹”等组成联合小舰队悄然行动 。三艘军舰以最大速度驶到大担山灯塔前,列成阵势,猛然向胡里山炮台、白石头炮台发起攻击,同时轰击曾厝垵海军飞机场 。
【福建抗战第一枪厦门炮战 重创日海军“若竹”号】胡里山总炮台未及全面发炮还击,两炮手就相继阵亡 。十来分钟后,炮长朱锡卿等3人也壮烈捐躯 。屿仔尾炮台的瞭望长观察到敌情后,立刻向主台官何荣冠报告 。何荣冠果断下令:发炮迎击,支援胡里山总台!
“轰”的一声巨响,一炮中的,980吨级的驱逐舰“若竹”号猝不及防,右舷中弹,一股黑烟冲天而起,日军在惨叫中死伤多人 。
敌舰见“若竹”受创,急忙转舵,凭借其精良武器,以密集的排炮向屿仔尾炮台反击 。屿仔尾炮台坚决反击,大炮吼声不断,犹如晴天霹雳 。遭敌突袭的胡里山炮台和白石头炮台得以迅速整顿,振作精神,奋起发炮夹击 。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一经发威,大地连着海面都为之颤抖!
克虏伯炮手发炮准确,重达200千克的炮弹落在“若竹”号舰上,立时将其3门120毫米主炮和4个鱼雷发射器摧毁,舰上日军死伤20余人 。转眼间,这艘先进驱逐舰冒起了滚滚浓烟,丧失了战斗力 。“羽风”等两舰攻击未达目的,而“若竹”右舷倾侧冒烟,似有下沉之势,仓皇掉头撤退 。
厦门保卫战首战告捷,全岛民众欢呼连天 。厦门首战喜讯传到东南亚,闽籍侨胞无不扬眉吐气 。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陈嘉庚给一五七师师长黄涛的祝捷电称:“传三日来敌已为贵师击退,全侨感奋 。中央抗战决心,举国拥护,最后胜利,必属于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