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江阴海战 中国海军击落敌机后悲壮的自沉
“宁海”、“平海”两舰被炸沉后 , “逸仙”舰改作旗舰 。9月25日上午 , 日军出动9架飞机对它进行猛烈轰炸 。“逸仙”舰用仅剩的99枚空炸榴弹进行还击 。令人称奇的是 , 舰首150毫米主炮还击落了两架敌机 。不过该舰已被击中多处 , 舱内大量进水 , 后沉没江中 。
抗日战争中 , 国人更多关注的是双方陆军和空军 。其实 , 实力不强的中国海军在阻止日军迅速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后认为 , 要置中国于死地 , 必须控制上海和南京 。而南京国民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 , 明确指示海军要绝对确保对江阴以西长江航线的控制 。为此 , 国民政府海军部制定了与陆战相配合的战略目标 , 以长江为布防重心 , 集中主要舰只 , 封锁出海口 , 消灭长江内的日本军舰 。从此 , 中国海军走上了抗战前台 。
沉船封江构建长江防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 日本主要舰队向中国大陆沿海集结 。为防止日本舰队溯江而上 , 中国海军高层决定阻止日军入江 , 但在如何封江等问题上犹豫不决 , 延误了时间 。直到7月下旬 , 上海附近各军港的舰只 , 才陆续向江阴上游的长江江面集中 。
1937年7月28日 , 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 , 决定切断长江中上游日军第三舰队第11战队的退路 。但不幸的是 , 这一军事机密被化名为廖雅权、潜伏在南京汤山温泉当服务员的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获得 。8月11日和12日两天 , 长江中游的日本舰船匆忙撤退 。由于中方缺乏足够的警惕和协调 , 当海军部醒悟过来后 , 才发现所有日本军舰已经全部逃脱 。
根据最高国防会议的精神 , 8月11日 , 中方开始实施封江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 最主要的是破坏航标 , 以增加敌舰航行难度 , 减缓其前进速度 。
8月12日 , 中国海军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主力等49艘军舰在江阴江面集合完毕 。首批准备自沉的“通济”、“大同”、“自强”、“德胜”等8艘军舰和20艘民用舰船早已在江面准备待命 。只听海军部长陈绍宽一声令下 , 各舰船打开水底门 , 缓缓下沉 。由于水流湍急 , 首批下沉舰船多半被水流冲离理想位置 , 导致封锁线出现许多缺口 。海军部于是又征用“公平”、“万宰”、“泳吉”等3艘民轮沉入江中构筑封锁线 。同时 , 海军部又从江苏、浙江等省紧急征用民用船只185艘 , 满载石子沉入封锁线的缺口中 。
海战变空战中国初战告捷
由于江阴构筑了封锁线 , 再加上长江两岸强大的火力 , 日军只好改用舰载机和陆基航空兵先进行轰炸 。遗憾的是 , 中国海军对日军以航空兵为主的交战手段缺乏心理准备 , 仍然以水面舰队决战的模式安排迎战 。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领海军主力“宁海”、“平海”、“逸仙”等8艘巡洋舰在沉船封锁线后方布防 , 第二舰队的小型舰艇部署其后 。
1937年8月 , 江阴大战拉开序幕 。8月16日 , 7架日机贴着江面向江阴飞来 , 侦察我军部署 。舰上水兵发炮进攻 , 日机不敢低飞 , 在高空掷下两枚炸弹后逃走 。19日 , 日军从“加贺”号航母起飞的12架舰载机飞抵江阴要塞上空 。中国军舰与要塞两岸对空火力齐发 , 织成密集的火网 , 12架飞机仓皇逃离 。从16日到20日 , 敌机或进行侦察 , 或投石问路 , 均未发生实质性战斗 。
此前 , 日军派出大批谍报人员前往上海至南京长江沿线各地 , 侦察中国军队的布防情况 。特务原田直三在江阴经过数日秘密侦察 , 摸清了江阴要塞的布防情况 。日军据此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 决定于22日对中国海军进行突袭 。
22日下午 , 12架敌机分两个编队扑向江阴要塞与电雷学校 , 轰炸两岸炮台和电雷学校 。要塞和军舰上的中国高射炮群等防空火力立即还击 , “平海”舰3号高射炮在见习指挥官刘馥指挥下 , 击中第三架敌机的油箱 , 日机在空中冒出浓烟 , 一头扎到山上的丛林中 。山下电雷学校高空机枪火网命中敌第一编队第五架飞机 , 飞机爆炸后化为一团火球坠入学校食堂前方 。
推荐阅读
- 崖山海战是哪个朝代的?崖山海战的经过是什么?
- 矮小的日军为何打仗厉害 中日士兵体格谁更强
- 台儿庄大捷中日战略目标 双方大军决战徐州城
- 揭秘甲午海战清军装备 炮内竟然装沙子?
- 南宋崖山海战 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 揭密历史:抗战中硝烟弥漫的中日伪钞战
-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是否抱着爱犬落水殉国?
- 淮海战役的基本特点 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后 沙俄为何好心帮中国赎回辽东
- 妲己是一个国际罪犯 曾受到中日印三方的追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