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战发生在何时 漠北之战的战役经过揭秘
漠北之战经过:漠北之战发生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 。河南、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 。
河西战役之后,匈奴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但伊稚斜单于仍未停止南下袭扰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两路大军,各数万骑,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杀掠吏民千余人而去 。
此时,西汉王朝由于长期对匈奴用兵,财政发生困难 。汉武帝及时调整政策,实行整理币制、专卖盐铁、加重商税等措施,秣兵厉马,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
经过两年时间的积极准备,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5万,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并以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统归卫青指挥 。霍去病属下虽未配备裨将,但所统兵卒全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敢力战深入之士①,随同出征的将领,如从骠侯赵破奴、昌武侯安稽、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山、校尉李敢和徐自卫等,都是有名的猛将,另外还有一些匈奴降将,如归义侯复陆支(因淳王)、伊即靬(楼王)等,他们熟知大漠地理,惯于在沙漠中行军作战 。
因此,霍去病所统是汉军主力 。为了确保作战胜利,汉武帝还征集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②,步兵数十万,负责转运辎重,保障后勤供应 。为这次大战准备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 。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出定襄,直攻伊稚斜单于 。后从俘虏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已东去,乃改变计划,令霍去病出代郡,卫青出定襄,兵分两路北进 。
匈奴得知汉军来攻,赵信为伊稚斜单于出谋:汉兵既度幕,人马疲,匈奴可坐收虏耳③ 。于是伊稚斜单于将部众人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漠北,专候汉军的到来 。
卫青出塞后,捕获俘虏,得知伊稚斜单于的确实驻地,便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两部合并,从东路出击匈奴军侧背,自率主力直攻匈奴军 。
卫青大军奔袭1千余里,涉过大沙漠,终于与伊稚斜单于主力相遇 。卫青见匈奴军早育准备,便下令用武刚车(四周及车顶以厚革皮覆盖用于防护的战车)环绕为营,扎站住阵脚,随即以5千骑兵向匈奴发起冲击 。伊稚斜单于也令万骑出动应战 。双方激战 。战至黄昏,大风突起,沙砾扑面,两军不相见 。卫青乘势急令大军从左右两翼包抄,将匈奴军阵团团围住 。伊稚斜单于见势不妙,自料汉兵势众,难以取胜,便率壮骑数百从西北方向突围逃走 。
天将黑,汉、匈两军仍在混战,死伤相当,这时,汉军左校捕到俘虏,知伊稚斜单于已逃脱,急报卫青 。卫青立即遣轻骑连夜追击,自己率主力随后继进 。匈奴军溃散 。至天明,汉军追出200余里,未能追上伊稚斜单于,沿途歼敌万余人,进至寘颜山(今蒙古纳柱特山)赵信城(为赵信所建,故名),获得匈奴大批屯粮,补充了军队 。整休1日,尽焚其城及剩余军资而还 。此战卫青军歼敌19000余 。
从东路出击的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军,因迷路,未能如期抵达漠北与卫青大军汇合 。待卫青得胜返回漠南才与2人相遇 。卫青欲上书替2人说情,派人去李广军中了解情况 。此战,李广已年过60岁,汉武帝本不欲派他出征,经李广再三请求,才任以前将军之职,但私下又告诫卫青,不要将重任交给李广 。因此,临战遣李广从东路出击 。而东路道远,且水草少,不利于行军驻扎 。对此李广深为不满 。对于未能及时与大军会合,跑了敌酋,李广也知罪大,便不愿对刀笔之吏①,引刀自刭 。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70余战,屡立战功,匈奴闻之丧胆,称其为汉之飞将军,但由于种种原因,终李广一生,他始终未得封侯,给后人留下了李广难封的疑团 。李广死后,其部下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②右将军赵食其被下狱,当斩,赎为庶人 。
另一路,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后,北进2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 。霍去病指挥汉军向匈奴军发动猛烈进攻,大败匈奴军,俘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歼敌7万余人,左贤王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左贤王率亲信弃军逃走 。霍去病挥军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在山上修建一个纪念台,得胜而回 。
推荐阅读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 采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采石之战的简介及影响
- 叔孙豹和一女人发生了一夜情 引发了一场血案
- MERS病毒是什么?MERS病毒症状有哪些
- 乾隆何故对圆明园情有独钟 念念不忘其发迹处
- 历史趣闻 揭古人因吃饭引发的大事件!
- 考古新发现 武则天和诸葛亮竟是亲戚关系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陈祖义的假降计划为何会被郑和发现?
- 宋朝哪个地方最容易发生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