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 居然曾是“笨小孩”( 二 )
其次,欢喜痛快的同时,马上涌现情绪的波折,问好对方之后,又有点小郁闷,有件事情还没出来结果,心里郁结着呢 。事情已不可具体去推测,但心情却可以具体感受到,小小的纠结,其实不会破坏雪晴时的美感,反而有助于展现场景的真实性 。
艺术节奏掌握得好,不开心也能变成一种小清新 。不足三十个字,有情有景有波折,又不失整体感,加上书法的登峰造极,成为神贴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再如《丧乱帖》,也是情真意切 。王羲之是山东琅琊人,后来因为战乱迁居浙江山阴,也就是今天的绍兴,当时北方战乱,人不宁居,连坟墓都不得安宁 。
王羲之的祖坟曾遭破坏,后来被修复,王羲之听说,悲从中来,写下《丧乱帖》,此文可见他的真性情 。王羲之并没有从国家兴亡的角度去说大道理,而是一发不可收拾地表达自己的悲哀和沉痛,“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不见说理,惟见抒情,情之所至,字字沉痛 。
这和魏晋南朝时期的审美风格有很大关系,竹林七贤任性放诞,连严谨如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候也“临表涕零” 。那时候为人的境界最受认可的是“性情中人”,王羲之在这里展现了性情中人的一面 。再读《兰亭集序》中的“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一个感性的王羲之更加立体化地展现在眼前 。
智谋:上书制止殷浩北伐
王羲之不只是一个有情怀的文艺青年,同时也是具有相当治军智慧的能人 。
当时的大臣殷浩打算北伐,在艺术世界里徜徉的王羲之老师,却敏锐地感觉到这次大规模的北伐会以失败告终,于是写信给殷浩,强烈要求他停止此次军事行动,“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 。
王羲之言辞恳切,但殷浩却觉得他的话不靠谱,没有听从,结果不出王羲之所料,殷浩北伐失败 。殷浩不服输,打算二度北伐,王羲之又给他泼冷水,说现在“军破于外,资竭于内”,根本没法打,正确的战略应该是老老实实保住长江以南防线,“莫过还保长江” 。结果,再一次如王羲之所料 。
【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 居然曾是“笨小孩”】魏晋南北朝是个多男神的时代,例如第一美男子潘安就是那个时代的,那时的男神不只长得帅,同时在文学等诸多方面也有两把刷子,王羲之正是如此 。
推荐阅读
- 李大钊诞辰130周年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大太监传奇 慈禧为李连英打破祖传规矩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大诗人白居易蹉跎仕途谜案 不畏权贵说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