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才子唐伯虎竟曾在科举考试中“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 。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 。
贡院考生“装备”大全
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标准装备”:手提灯笼、书箱、食品等,胸前挂着一个卷袋,用来放置试卷笔墨 。卷袋一般是用蓝布制成 。档案显示,古代考生“装备”也大有讲究 。秦淮区文化局局长赵久明告诉采访人员,即将建成的科举博物馆内的展品除了有科举书籍、试卷等等以外,还有大量考生的装备 。
考生考试一共有四场,开考前一天下午,考生必须静卧休息,等到夜晚三更的时候,考场放头炮,店主或者家人就叫考生起床,然后梳洗吃饭,到了四更考场放二炮,考生就出发,到考场外面等候 。等到考场放三炮,主考就坐,开始点名,这时候考生就鱼贯入内,领取卷子各自进各自的号舍,考场清场封门 。
五更开始出题,考生看题后开始答卷,一直要答到黄昏时候才放头牌,就是第一次放出考生,然后考场又关闭 。到了吃晚饭时,放二牌,半夜时放三牌 。三牌之后考场的门就不再关了,这时候没有答完卷子的考生已经寥寥无几 。
清朝考场出现了“准考证”
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古代考场会实行糊名制和誊录制,把考生姓名封住,考卷也派八百多个人用红笔重新誊抄,这就叫“朱卷”,原先考生自己写的叫“墨卷” 。这是为了防止考生买通考官,这样考官就不能认出考生的笔迹了 。明清的科举“安检”十分严格,要求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考场,除了在进场前由卫兵仔细搜查外,清代乾隆时更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 。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确限制 。考生作弊一旦被发现,后果相当严重 。
【万万没想到才子唐伯虎竟曾在科举考试中“作弊”】轻则取消读书的资格,发配边疆,重则有牢狱之灾,以致脑袋掉地 。但是古代考场作弊仍然屡禁不止,有贿买主考官的,有夹带考试经文的,甚至还有请人代考的 。尤其是夹带,简直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密写在衣物、身体上 。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 。根据嘉定科举博物馆的藏品,展示了古人科考作弊的各种工具,有一件普通的棉布坎肩,上面密密麻麻地用蝇头小楷抄写了64篇文章 。乍一看,会以为是图案 。
清朝就已经出现了考场须知,明令禁止“枪手”入内 。为了验明正身,古代考场也有“准考证”,上面写清楚名字,描述一下体貌特征,另外,考生得找人证明你是考生本人,考生在考场中的座位号写在“浮票”上,当时贡院按照千字文的顺序给每个小考场命了名,“天地玄皇宇宙洪荒……秋收冬藏” 。
推荐阅读
- 东汉丑女孟光的爱情逆袭 成功嫁给“贤德才子”
- 林黛玉展现自己的才华 却没想到自己却被聪明误
- 风流才子之谜 真实的秋香竟年长唐伯虎20多岁
- 明朝大才子唐伯虎为什么会沦为“房奴”
- TOP10水浒传十大娇花 第一美女是她万万想不到
- 率性不羁的才子唐伯虎为何特别爱画春宫图
- 明代大才子才女的苦命爱情 黄娥与杨慎的故事
-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周文宾在史书上竟查无此人
- 明朝大才子唐伯虎是怎样巧判“鹤犬官司”的
- 三国时代“好色”才子为何曹操侄女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