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魏延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实为拙计?
根据《魏略》记载: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 魏安西将军夏侯懋镇守长安 , 魏延向诸葛亮献计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 , 仔细分析 , 实为拙计!《魏略》记载魏延的计策如下:" 闻夏侯懋少 , 主婿也 , 怯而无谋 。今假延精兵五千 , 负粮五千(应是负五千人十日粮) , 直从褒中出 , 循秦岭而东 , 当子午而北 , 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闻延奄至 , 必乘船走 。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 , 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比东方相合聚 , 尚二十许日 , 而公从斜谷来 , 必足以达 , 如此 , 则一举咸阳以西可定矣 。”
分析魏延的计策若要成功 , 至少需要以下四个条件:(1)魏延五千精兵必须10日内兵临才长安城下(偷袭只带10日口粮);(2)长安守将夏侯懋必须闻风而逃;(3)诸葛亮大军必须在20内到达长安 , 以形成夹击长安之势;(4)魏国的援军20日内到不了长安 。
其实这四个条件都很难实现:
(1)魏延五千精兵必须10日内兵临才长安城下:子午谷全长360余里 , 从当时蜀军所在地南郑至长安 , 路途足有八百里开外 , 要让全身重甲的士兵在崇山峻岭中10天奔行800余里实为不易;途中若遭遇大雨等恶劣天气 , 势必延误行期 , 10天内到达更是牵强;魏军司马懿等军事大家何尝不知子午谷是连通魏蜀的捷径 , 一旦途中稍加设伏 , 足以让魏延的5000精兵困饿死于途中 , 甚至全军覆没 。(2)长安守将夏侯懋必须闻风而逃:夏侯懋用兵虽然很龌龊 , 可好歹是名将之后(夏侯渊之子 , 后过继于夏侯惇) 。一旦遗传因子起了点作用 , 坚守长安哪怕三天 , 足以让魏延的5000精兵士气全无(魏延只带10天口粮) 。兵无粮自败 , 何谈攻取一座坚如磐石的长安城!退一步分析 , 即使魏延攻取了长安 , 如果夏侯懋败逃时毁粮毁城 , 蜀军仍然无法立足于长安 , 不战自败!
【为何说魏延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实为拙计?】(3)诸葛亮大军必须在20内到达长安 , 以形成夹击长安之势:从子午谷到长安 , 诸葛亮的数万大军要行走千里栈道 , 途中若遇风雨等恶劣天气或者意外的魏军阻击也未尝可知 。一旦魏军的援军抢先到达 , 不仅魏延的5000精锐付之一炬 , 诸葛亮的主力大军也势必陷入进退两难之窘境!(4)魏国的援军20日内到不了长安:要知道魏国交通便利 , 一马平川 , 援军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于长安 , 魏延的判断很可能是一厢情愿!综上所述 , 此计中魏延的表现很像纸上谈兵的第二个完美赵括 , 实在不值得很多人为之津津乐道 , 此计也绝非奇计 , 只能算是九败一胜的险计而已!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