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徐焰 军史谬误多多,西沙反击战时台军护航?( 二 )
3,中印边界反击战时中国军队是否进入了印度境内?
近些年来有些谈论1962年中印边界反击战的网上文章,对反击战取得的胜利使用了不少夸张描述,甚至说当时中国军队已经深入对方境内纵深,逼近某主要城市等 。其实,只要看一下国内出版的中印边界反击战的战史及地图,看一下国外有关的书籍便可知道,当时中国军队进行的反击战在东西两段进行,西段反击只拔除了印军跨境建立的43个据点,东段的反击虽越过了原先的“实际控制线”前进了100公里左右,但也没有越过中国地图上标明的边界线即“传统习惯线” 。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的规模是很有限的,中国军队动用的兵力只有四个师4万多人(根据当时的后勤能力和边境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不可能大量调兵),歼敌不到万人,给了印度以教训,使其后来不敢再进犯 。这样便达到了战略目的 。在反击战期间,中国军队根本没有深入印境,而是反击成功后乘胜即收,很快又撤回到1959年的实际控制线之内 。至于反击战的主战场东段,距离新德里有1000公里之遥,根本不在一个战略方向 。
4,西沙海战时蒋介石是否协助过大陆?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一些小报和所谓“纪实文学”,在叙述1974年1月西沙反击战时,毫无根据地说蒋介石在得知解放军舰只穿越台湾海峡时曾经予以“协助”,下令“放行” 。今年网上一些文章不仅继续引用这些传言,还为美化蒋介石越写越玄,甚至还有“护航”、“供应”和“打开航标灯”等离奇细节 。其实,“打开航标灯”根本就违反航海常识 。了解台海地理的人都知道,海峡宽度最窄处也有130多公里,并非狭窄水道,在如此宽阔的航道打开岸边“航标灯”,船上的人谁看得见?“护航”、“供应”等说,也纯属虚构 。历史事实是,1974年解放军海军同南越海军发生西沙海战时,因南海舰队力量不足,从东海舰队调了几艘舰通过台湾海峡南下,途中未遭国民党军拦截 。但这并非台湾当局故意“放行”,而是1965年“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后,台方海军因遭痛击已不再向解放军舰艇主动攻击,解放军也不主动打击对方 。大陆的舰船在台湾海峡的活动未受拦截已成多年惯例 。事实是,1974年1月西沙反击战时,台湾蒋介石当局仍然同侵犯中国西沙群岛的南越政权站在一边 。南越当局从1956年起便开始侵占中国的西沙和南沙岛屿 。而从50年代后期起,台湾当局就同美国、韩国一起援助南越政权,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台湾当局一直向西贡派驻庞大的军事顾问团和参战的空运人员,由蒋介石欣赏的将领胡琏长年以“大使”身份在那里主持,并向南越军提供所谓“剿共”经验 。1973年春美国从南越撤军后,台湾军事顾问团仍留在西贡,此后两年间继续向其提供军事援助 。1975年4月南越政权崩溃时,台湾军事顾问团才最后撤离,西贡政权末代“总统”阮文绍怨恨被美国“抛弃”,选择了台北作为逃亡后的栖身地 。
5,中国在抗美援朝和南疆反击战中有多少女兵被俘?
近年来一些网站的文章中绘声绘影地描写抗美援朝和1979年南疆作战中,中国有多少“被俘女兵”,并大篇幅地描述所谓“悲惨”细节 。历史的真实却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的志愿军只有一名女兵被俘,即1951年第五次战役期间被俘的第180师护士杨玉华 。美军因单个中国女战俘不便关押,便将其送入朝鲜人民军女战俘的战俘营 。1953年停战后,杨玉华被遣返时在板门店交换场地展示了自己在战俘营中缝制的国旗,受到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亲切慰问 。在1979年南疆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没有任何女兵被俘,被俘的240人全系男性 。在那场作战的阵亡军人中也只有一名女军人,系在汽车上遭伏击中弹牺牲 。
推荐阅读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军史上寿命最短的部队是哪支 部队长曾五易其主
- 开国少将李水清回忆 抗战时平型关战斗战前动员
- 抗战史上哪次战斗中东北抗联首次击毙日军少将?
- 日军少将小笠原数夫 座机被中国空军在孝感击落
- 桂军抗战纪实 敦炳祺少将日记记录桂林保卫战
- 武大教师曾力劝日军少将别栽樱花 应种梅花
- 砍死日军少将的抗战英雄 建国后的国家科技先驱
- 抗战英烈李寿龄 送情报巧妙设伏毙日寇少将
- 军史诞生日与中共军队相同的“抗战决死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