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氏为何能活到一百多岁 有什么秘诀
黄帝轩辕氏被后世的华夏子孙尊为“人文初祖”,就是说他是中国各种文化的始祖 。不但他精于“长生久视”之道,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下 。他的子孙也都寿享百岁,黄帝之子少昊活了一百多岁,少昊之孙帝喾活了一百零六岁,帝喾的儿子尧更是活到116岁 。据考证,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其农民、猎户、渔民等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 。
而黄帝及其子孙却都活到116~120岁,简直是不可理解的奇事 。说奇也不奇,因为黄帝有奇遇的缘故 。
黄帝率领北方各民族的联合大军,在河北的涿鹿与蚩尤展开了大战,杀了蚩尤后,他感到治下的人民既没有文化(当时尚未创造出文字) 。
又不懂农耕生产的技能,还经常受到疾病?困,想治理好国家是很困难,于是他去请教西王母,西王母对他说 。
“你若想治理好国家和人民,不是几年就能实现的,你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你必须再活五十年,才能实现你的宏图大略 。”
黄帝听了后忙问西王母:“我怎么样才能再多活五十多年呢?”西王母对他说:“你去崆峒山去恳求广成子传你‘长生久视’之道 。”
黄帝又问:“广成子是谁?”西王母答说:“他是元始天尊的第三个弟子,现年一千四百岁,你要诚心诚意的恳求他、感动他,也许他能传你至道!”
黄帝听从了西王母的指示,回到驻地,安排好妻子(螺祖)及众大臣的工作后,前往千里之外的崆峒山,到了洞口外时,守洞童子问:“你是黄帝吧?祖师爷说了,你的治国大事很多,很重要,你还是先把国家治理好了,再想修炼的事吧!”根本不准他进洞见祖师爷 。黄帝无法,只好道回驻地(可能在陕西的咸阳),检查各项工作,又重新对妻子和众大臣安排任务,忙碌了将近一个月,又去崆峒山,广成子仍然不肯见他 。就这样前后去了五次,最终感动了广成子,命他进洞,对他说:“你只能在我洞中学习半年,基本掌握了入道初阶后,你就得回去 。”
广成子对他讲:“长生之道,首先在于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长生 。”
除此之外,又实际指导他修炼入门功夫,经过半年的修炼,打通了任督二脉,实现了“气通小周天”,就叫他赶紧回去,治理国家和为人民谋福利 。
他回到驻地后,命螺祖管理桑蚕之业,领导妇女种桑养蚕,然后用蚕编织成绵,给大臣们穿用;他命雷公和歧伯等几位大臣去寻找神农氏 。
学习识别草药的学问,以及用草药给人民治病的方法,命苍颉等人创造文字,安排一切后,他命人把床和行李抬进一个山洞 。
命人在洞外把守,不准闲人进入,他在洞中修炼 。最初是每三天出洞一次,吃些饮食,然后进洞,逐渐发展到每七天出洞一次,吃东西、洗浴全身 。
然后再进洞修炼,他以平常人难以做到的决心和毅力,连着修炼了九年,终于练成了“久久玄功”,打通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打开了“天门” 。
实现了人与天地三界的沟通,能直接接收宇宙的信息和能量,能预知一切 。
随后他回到中央政府所在地,把情况简单地告诉一些可靠而勤奋的大臣,并把“小周天功”修炼法传授给雷公、歧伯、苍颉和螺祖等人 。
歧伯和雷公等人学到后,把这些“天机”写进了《黄帝内经·灵枢》和《黄帝内经·素问》,子啊《素问·上古天真论》中 。
明确地写出了他对臣下的教导:“上古之真人,(即知道者),和与道术,法于阴阳,饮食有节 。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就是说,养生的最基本方法,首先要顺应自然的变化,根据四时寒暑变化而变换衣着,安排作息时间 。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要敏感,在春夏季节多保养阳气,在秋冬季节则要培补阴精;其次,要把调养精神、情感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 。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邪不可干” 。从根本上说,各种各样的锻炼方式 。营养食品都只是养生的辅助手段 。而最根本的在于人体自身的抵抗力要特别强大 。
【轩辕氏为何能活到一百多岁 有什么秘诀】除了这些内容之外,黄帝还命他的大臣歧伯和雷公等人,把人体十二经络、任督二脉和奇经八脉,以及人体有365个穴位的秘密 。
写到了两部《黄帝内经》中,之所以用“秘密”二字,是因为这些奇妙的发现,虽然已写到书中的多个章节,写的很详细,可是后人中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懂得 。
西周时的周文王懂得,他在撰写《周易》时,对他的帮助很大;老子懂得,他把心得写进了《道德经》,唐朝时“八仙”和药王孙思邈懂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