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溺亡的周天子是运气不好还是被暗害的
西周定鼎天下之后,经过成王和康王两代的治理,天下承平日久,“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 。康王之后传位昭王姬瑕,昭王应该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在他当政的时候,“王道微缺”“王道衰微”把成王和康王两代的大好局面给破坏了 。最后昭王还死于汉江之上,周王室可能觉得丢人,连死因都没有通告天下 。
周昭王死亡的背景为楚国的不断强大,开始蚕食江汉地区的诸姬封国,威胁周王朝南方地区安全,于是周昭王时期三次兴兵讨伐楚国,但是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第三次还死在汉江上 。关于他的死因主要有两种说法:
(1)胶船说
《帝王世纪》记载:“(周昭王)船至中流,胶液始解,王及祭公俱浸水中而崩。”
周昭王渡过汉江所乘坐的船是用树胶粘起来的,并不牢靠,船走到汉江中间的时候,胶水裂开导致船只沉没,周昭王淹死 。而对于胶船的来源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法是因为,周昭王的军队军纪败坏,弄得汉江沿岸的渔民民不聊生,所以在征发渡船的时候,渔民出于报复就用树胶把船板粘起来,让船在水中沉没;另一种说法是,楚国设计的阴谋,使得周昭王军队乘坐的船只是用树胶粘起来的,好让周王室的军队淹死在水中 。
(2)桥塌说
【汉水溺亡的周天子是运气不好还是被暗害的】《吕氏春秋》记载,“周昭王亲将征荆……反渉汉,梁败 。”
周昭王军队在汉江上搭建了桥梁方便行军,但是大军经过的时候桥塌了,周昭王正好在桥上,所以淹死了 。对于桥塌的说法,也是有可能的,古代行军也讲究阵列,很有可能军队在桥上行军时,步伐整齐引起了桥梁共振,导致桥梁崩塌 。
关于周昭王的死因,如果是“胶船说”,不管是渔民的报复还是楚国的设计,那就是死于阴谋;如果是“桥塌说”,那就只能是说周昭王的运气实在不好了 。笔者本人更倾向于“胶船说”,没去过汉江,但大致猜想汉江应该也是十分宽阔的,难以想象西周的时候就能兴建跨度这么大的桥梁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