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会战战役经过 日本侵略部队全面败退告终
从1945年4月9日开始,6月2日结束,历时55天 。主要战场绵亘洞庭湖22西南,包括常德、益阳、湘潭、邵阳、零陵、东安、新宁、武冈、洪江、芷江、辰溪、溆浦、沅陵、安化等地区 。共毙伤敌人28174人,俘敌247人 。这是一次胜利会战 。其取胜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湘西地形对中国国民革命军有利,对日军不利 。其境内雪峰山、武陵山南北纵列,山脉相连,高峻陡峭,难以逾越,“愈向西进,山势愈险愈高,正是孙武所说的‘死地’”,资、沅、澧诸水交错东流,水深谷险,道路狭窄,汽车牵引的重炮不易运转,只能以轻武器从平川往高处仰攻 。中国守军则居高临下,从山麓到山顶利用险峻地形,构筑层层阵地 。山下系水田,日军很少有可利用的地形,只能沿公路大道徐徐前进,公路两侧有我伏兵层层阻击,给敌以重创 。
【湘西会战战役经过 日本侵略部队全面败退告终】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是国军强日军弱 。由于美国以现代化武器援助中国,中国国民革命军此次战役的武器装备,无论是陆军火力还是空军火力均超过日军 。特别是日军丧失制空权,战斗力因而减弱,不能攻破国军之重要据点,这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中国空军以驻湘西、滇东、川东的芷江、陆良、梁山(今梁平)等地之第一、第二、第三大队各一部,联合美国空军频繁出动,仅第5大队即出动飞机940架次 。由于中美空军掌握了制空权,紧密配合陆军突击日军,使敌伤亡惨重 。同时,广泛袭击日军汉口、岳阳、湘乡、邵阳、衡阳、零陵等地空军基地、仓库及重要交通线,部分瘫痪了日军的运输补给 。另外,国民党有雄厚的后备兵团作为后盾,而日军是孤军深入,无后备兵力 。故虽然日军来势凶猛、行动快速、分进合击,但因日军不顾前后之联络,冒险急进,而遭中国国民革命军守军各方面之打击 。正如服部卓四郎所说的:“因敌军在优势的美国空军配合下,不断空运地面部队增援战场,顽强抵抗,我军损伤续增,总司令官终于5月9日下令停止进攻 。”
推荐阅读
- 赵括真是庸将?长平战役之天欲亡我非战之罪
- 淞沪会战秘闻 伪满洲国军队代替日军成为前锋
- 随枣会战简介 我军层层阻击最终将日军击退
- 秦始皇统一血的代价 22场战役斩敌181万
- 夷陵之战简介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夷陵之战介绍
- 上甘岭战役胜利不只“钢少气多” 炮兵立大功
- 1938徐州会战 台儿庄中国军队首次击败侵华日军
- 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 为什么被宽大处理?
- 孟良崮战役简介及时间 孟良崮战役发生在哪?
- 长津湖战役的简介 长津湖战役伤亡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