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为何仅有“四大美女”( 二 )


利用美貌介入权力中心,把国家历史弄它个翻天覆地成了大事的女人也很多,为什么没有进入大美女之列呢?这就要说明四大美女另一个特点:比女人更象女人,让男人更象男人,就象那首歌里唱的一样: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难道不知道这样的美女是亡国破家的罪首吗?只是这样的美女太难得,让人割舍不下!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这才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的真实写照 。在男性社会里,美女的前提是柔弱的,依附于男人,让男人身心娱悦的,所以同样是让人国破家亡,妲己妹喜之流,心地狠毒手段残忍,是不可能进入大美女之列的;而在权力争斗中游刃有余,最终登上权力顶峰的女人,凡属垂帘听政类的,比如武则天之流,在权力的笼罩下,让男人一见就两股战战,女人都不是了,再美也不是美女,象侠客红拂女之类,也无缘晋级了 。
四大美女都是与数个男人有瓜葛的女人,这个很好理解,女人有点故事才更有味道,大凡美女,最不缺少的大约就是闺围秘事,这个条件好象很容易达到,其实不然 。与四大美女有染的男人,不是天子王候,就是雄踞一方的霸主英雄,这些人可以反传统,因为传统本不是为这些人准备的,而普通的红尘男女,是不能判道离经的,不过如果女人贤德淑良,男人也是不喜欢的,送个贞节碑坊供起来敬鬼神而远之,原因在于中国的男人都是自私的,自己的老婆自然要三贞九烈,别人的老婆要是也那么贞烈就无趣了,遇上无意中碰了一下手就断手明志的超级贞烈女,那不仅是无趣,而且很恐怖,麻烦的是,自己的老婆在别人的眼里也是“别人的老婆”,所以,男人们渴望艳遇,但是对艳遇又充满了罪恶感 。于是,评选美女就变得两难了:端庄的不娇媚,娇媚的不端庄,万一来个十全十美的,又恐是天降尤物,遇之不祥,男人心目中的美女是知情达意的可人儿,既风情万种又举止得当能知进退,不会因为动了真情做出赅世惊俗的事情来 。可是从古到今,女人都是感情动物,这样的美女哪里去找?别说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血溅桃花的李香君他们承受不了,哪怕是个性鲜明活泼的女人也会刺激他们脆弱的神经,例如卓文君,这个风流可爱的小寡妇,她善琴,文采非凡,容貌也非凡“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17岁居孀,并没有对她产生任何影响,面对花花老公子司马相如,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其操琴就知道他对自己一见倾心,继而与其私奔,她出生豪富,贪恋享受,自己选了个穷光蛋,并没有象一般女人苦守明志,玩“有情饮水饱”的自欺欺人的把戏,而是扎上小围裙当店小二卖酒,逼得爱虚荣的父亲卓王孙不得不拿大笔钱出来周济他们,这样精灵古怪刁钻可爱的女人,最终也不过是被司马相如弃之脑后,在为象卓文君这样鲜活可爱的女人不能登上美女榜遗憾的同时,也同情一下男人:纵然眠花睡柳、嘲风吟月,也不过是两脚的感官动物而已,真正的女人是无福消受了 。
当然即使美女榜的要求再苛刻,也断不会出现在唐之后就没有出现符合标谁的美女,比方说,陈园园吧,她先与东林名士冒辟疆有婚姻之约,后来与李自成刘宗敏眉来眼去,最后吴三桂冲冠一怒,真正断送了大明 。论出身,她与貂婵相仿,论相貌才艺,当世无双,论改变历史,她与四大美女不相伯仲,为什么进不了排行榜呢?我想大约是唐宋之后,理学盛行的缘故吧,女性越来越成为男性社会的附属品,纵情声色的男人对女人只是追求感官刺激,缺少品评鉴赏,选美更是无从谈起了 。
【古代中国为何仅有“四大美女”】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要想成为“四大美女”,首先得要出身低微,都不是传统的贤良淑女,都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联,再者结局都是悲剧性以及都对主流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教育作用 。而其实,像这种无官方组织评定的评选,只要符合大众的审美以及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群众喜欢并得到认可,就能够流传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