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美女南子 因为招惹孔子而名声不好

【春秋美女南子 因为招惹孔子而名声不好】南子是春秋时期 , 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妻子 。南子是宋国人 , 她在嫁到卫国前就有一个叫子朝的情人 , 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 。后来两人虽然相隔遥远 , 却依?藕断丝连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 , 卫灵公知道这事后不但不生气 , 反而将子朝招来 , 精心安排他与妻子约会 。虽然春秋时期 , 世俗礼法还比较宽松 , 但南子这个事还是召来了不好的反响 。
南子的儿子蒯聩有一次出使齐国 , 途经宋国时 , 听到有人对着他唱淫秽的歌曲:“既定尔娄猪 , 盍归吾艾?”意思是说:“你们的母猪已经得到满足 , 何时归还我们英俊的种猪啊?”这显然是挖苦蒯聩的母亲南子 。丢人丢到国际上了 , 蒯聩感到莫大的耻辱 , 准备雇凶杀母 。没想到杀手一见南子的美貌就傻了 , 站在一旁的蒯聩几次暗示他动手 , 但他根本不舍得辣手摧花 。后来 , ?子感到不对劲 , 惊叫道:“太子要杀我!”这时候 , 被戴了绿帽子的卫灵公及时出手 , 拉着她跑了出来 , 南子逃过一劫 。蒯聩见阴谋败露 , 只好逃命 。
南子除了男女关系比较混乱外 , 在其他方面倒也没有太大的瑕疵 。甚至还值得称赞 。
一天晚上 , 她与卫灵公闲坐着聊天 , 门外传来马车行驶的声音 , 但到王宫门口时 , 车声没有了;过了宫门 , 车声又慢慢响起 。卫灵公问南子:“你猜这是谁的马车?南子答:“如此懂礼数的人 , 只可能是蘧伯玉 。”蘧伯玉是当时卫国声誉最高的重臣 , 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及时反省自己 , “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卫灵公跑出去一看 , 妻子说的果然不错 。不过 , 他有意骗南子说:“你猜错了 。”南子一听立即端起酒杯要敬灵公 。灵公不明就里 。南子说:“我原来以为卫国只有一个蘧伯玉 , 今天又发现了一个与他品德同样高的人 , 您有两个贤臣了 。好官儿越来越多 , 这是国家的福分啊!”
卫灵公一听 , 顿时泄了气 , 只能心里嘀咕 , 哪来那么多好大臣 。
如果只是上面这些事迹 , 估计南子的“名声”不会太大 , 当她惹了孔子后情况就改变了 。不用史书记载 , 单《论语》时的“子见南子”就够把后世搞得沸沸扬扬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
孔丘也?是孔子在当时周游列国 , 已经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他是鲁国人 , 与卫国是邻居 , 所以到卫国的次数很多 , 而且在卫国待的时间也很长 。他在卫国结识了蘧伯玉 , 二人都有贤名 , 关系很铁 。南子很看重蘧伯玉 , 也听说过孔子的事迹 , 所以听说他在卫国就想见见他 。
关于这次会见 , 从历史记录上看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会面时 , 按礼制在两人间挂了一道帷帐 , 南子身着接见国家礼宾的盛装出场 。孔子行礼后 , 南子在珠帘后跪拜还礼 。两人具体谈了些什么 , 史书没有记载 , 估计也没有不妥之处 。一切看起来都很平常 , 可是孔子的学生子路却不高兴了 。《论语·雍?》中这样记载:子见南子 , 子路不说(同“悦”)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 天厌之!天厌之!”老师见了漂亮的国君夫人 , 学生不高兴 , 不知说了什么重话 , 害得孔子跳着脚发毒誓:“我要是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 , 天打五雷轰啊!天打五雷轰啊!”
《论语·雍也》中这段语焉不详却又让人浮想联翩的23个字 , 让后代搞历史的人打得热火朝天 。最普遍的说法是 , 子路是指责德高望重的老师不该去见名声不好的南子 。这个说法有点牵强 。因为如果是这样的指责 , 孔子既已见过南子 , 又怎会说“予所否者” , 再者 , 这样的指责 , 以孔子的口才 , 不至于激动到?会发誓的地步 。那么 , 剩下的可能就是子路的话说得很重 , 才会让孔子老脸挂不住 , 说出那么激烈辩解的话 。
虽然师徒之间闹得很厉害 , 但可以肯定 , 这一次南子还没有得罪孔子 。在这一次会见之后 , 南子在与卫灵公同车出游时也叫上了孔子 , 孔子也去了 。南子没有让孔子上主车 , 而是把他安排在另外一辆车上 , 在主车上陪卫灵公和南子的是一名宦官 。这次可把孔子得罪了 , 扔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 , 拂袖离开了已经待了一个多月的卫国 , 与南子也彻底绝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