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远征军老兵刘明基 “我为松山战役背炸药”
同古会战、腾冲战役、松山战役……提起抗战 , 101岁的中国远征军老战士刘明基印象深刻 。7月 22日 , 采访人员在位于市区太白路的宝鸡姜炎老年公寓见到了这位满头银发的老英雄 , 刘老虽然生活清苦 , 但心态依然乐观 , 甚至还保留着年轻时读诗、写诗的爱好 。
由于岁数较大 , 刘明基老人已经无法回忆出完整的抗战故事 , 只记得一些模糊片段 , 顺着这些小片段 , 我们似乎看到:在远离家乡的缅甸、印度、云南 , 约四十万名像刘明基一样的中国远征军军人浴血奋战 , 抛却生死地抗击日军 , 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溃败 。
【101岁远征军老兵刘明基 “我为松山战役背炸药”】与第 200师一起守同古
1942年年初 , 日军侵占马来西亚后 , 开始把魔爪伸向缅甸 , 缅甸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 。当时 , 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 , 其北部与我国西藏接壤 , 东北部与我国云南接壤 , 中国应英国的求助 , 也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抗战“输血线”——滇缅公路 , 组建了一支英雄部队——中国远征军 , 出征滇缅印 , 抗击嚣张的日军 。
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 , 1942年 , 刘明基加入了中国远征军 。刘明基是山东高密人 , 1936年离开家乡 , 进入黄埔军校西安王曲第 7分校 16期步科班学习 , 1939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车辆学校当军训教官 。刘明基说:“抗日救国 , 是当时每一个热血青年的志向 , 我也不例外 。三年后 , 我国组建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 我被调入中国远征军汽车运输团第十团任中校副团长 。”
1942年 , 刘明基所在的运输团配属中国远征军第 5军第 200师向滇西出发 , 经缅甸腊戍 , 到达缅甸北部 , 参加了同古会战 。刘明基所在部队主要负责为第 200师提供运输保障 , 第 200师死守同古 , 掩护远征军主力向同古集结 , 但主力第 5军未及时集结 , 友军不声不响地撤离 , 导致第 200师孤军被日军包围 , 双方激战 12天 , 这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开战以来遇到的最猛烈抵抗 , 最终第200师撤出同古 , 同古会战失败 , 滇缅公路被切断 。
为子高地大爆破运炸药
“中国远征军首战失利后 , 我随后参加了远征军在云南腾冲、龙陵与日军的战斗 。其中 , 最令我难忘的是松山战役 。”刘明基说道 。
松山的战略位置很重要 , 它扼守着滇西进入怒江东岸的交通咽喉 , 紧靠怒江惠通桥 , 中方要想打通滇缅公路 , 必须打赢松山战役 , 若松山不克 , 交通困难 , 反攻龙陵、腾冲就会得而复失 。日军同时也看出了松山的重要性 , 所以 , 1942年日军进入松山后 , 就开始建设坚不可摧的松山阵地 。曾有消息称 , 日军曾用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的方法 , 来试验松山阵地的坚固性 , 结果数枚 500磅的重型炸弹直接命中松山阵地 , 阵地工事内部都没有受到损害 。
刘明基讲 , 1944年 , 远征军攻占松山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后来 , 松山外围阵地大部被远征军占领 , 但在松山主峰子高地上 , 敌军的两个大地堡还有强大的火力 , 许多战士牺牲在敌人的机枪下 。远征军高层决定 , 挖掘隐蔽坑道至敌军地堡正下方 , 用炸药轰击子高地 。
工兵连的战士奋战数日挖出了暗槽坑道 , 坑道直通子高地敌军地堡下方 , 并挖出了两个炸药室 。这时 , 刘明基和部分运输兵登场 , 任务是将炸药运到子高地下方的炸药室 。刘明基说:“背炸药要特别谨慎 , 战士们必须尽量弓着腰悄悄地把炸药背到炸药室 , 一旦不小心被敌军发现 , 破坏了坑道 , 轰炸子高地的计划就会受阻 。”
刘明基等人将炸药放到位后 , 遵照命令迅速撤离 。1944年 8月 20日上午9时许 , 远征军战士纷纷后撤 200米 , 工兵摁动电钮 , 随着地动山摇的“轰”的一声闷响 , 一瞬间 , 子高地上空腾飞起一团蘑菇云 , 两个敌军地堡眨眼间灰飞烟灭 , 刘明基目睹了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至此 , 松山战役胜负已定 , 松山战役打破了滇西战役的僵局 , 拉开了中国大反攻日军的序幕 。
推荐阅读
- 新四军老兵忆抗战 一包辣椒“炸弹”呛翻鬼子
- 92岁老兵曾给粟裕当警卫员 见证“高邮受降”
- 抗战老兵生死亲历 子弹穿腿而过只能靠刮肉疗伤
- 老兵忆解放南京 没想到国民政府首都那么好打
- 北宋与西夏战争中宋朝的老兵用脑袋打了个赌
- 96岁远征军回忆抗战 冒炮火搭桥铺路 躲避蚂蟥
- 老兵回忆 12名战士一战击毁两架敌机 毙伤多人
- 91岁老兵忆抗战 部队几乎每天转移几分钟吃完饭
- 对敌人不能善良 老兵眼中的中越南沙海战
- 中国远征军戴安澜将军缅甸牺牲地69年后终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