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昨天在河南许昌、平顶山一带出现了罕见的边下雪、边打雷“冬雷”现象,本人记得小时候在安徽老家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再次经历过 。在大家的印象中,打雷一般都会发生在夏季,冬季怎么会打雷呢?

我们先来看看打雷是怎么产生的?

打雷,说白了就是云层中的电荷中和反应,只是这种电荷的中和反应太过于激烈,出现了放电现象,也就是我们说的闪电,巨大的能量把周围空气一瞬间发生巨大膨胀,形成爆裂声,雷声就出现了 。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云层电荷中和反应呢?

首先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必须要充足,近地空气受热上升,上层冷空气下沉,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 。其次,要形成积雨云层,上云层和下云层之间由于巨大的摩擦作用,使之分别带有不同的电荷,形成明显的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将穿透中间的空气,出现电荷中和的放电现象,同时释放巨大能量 。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文章插图

冬天为何打雷现象罕见?

天气天气普遍寒冷干燥,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低,加之太阳辐射强度弱,空气不太容易形成剧烈的对流,因此也很少有形成积雨云的条件,也就没有了云层间的电荷中和反应,极难形成不了闪电,雷声自然也就很少听到了 。

此次河南腊月打雷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冬天打雷现象很罕见,但也不代表不能发生 。当近地温度较高、满足空气湿度大、有强烈的空气对流现象时,也会有一定概率形成积雨云,产生雷电现象,同时伴随着较大的降水 。近地云层中的冰晶温度在2摄氏度左右时,便会形成降雪,高于这个温度一般形成降水 。

以此次河南打雷为例,我们看是不是满足刚才说的冬天降雪三个条件 。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文章插图

首先是温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河南省昨日晚间温度在0-4度,符合“近地温度较高、云层冰晶2摄氏度”的相关要求 。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文章插图

再看一下空气湿度 。从上面的动图可以看出,从西南印度洋方向飘过来的水汽团范围大、密度高,核心区到达了湖北、湖南、河南等地 。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文章插图

最后看一下冷空气情况 。上图是昨晚8点气压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蒙古国一直存在着一个强烈的冷高压团,不断向东、向南输送着强烈的冷空气 。在河南许昌、平顶山一带与暖湿气团相遇,暖空气被迅速抬升,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 。

可见,冬天出现打雷现象所具备的条件,昨晚的河南全部具备 。根据气象专家介绍,雷暴的产生,不单单取决于温度值,还要取决于温度的垂直分布 。那么也就是说,冬天虽然整体气温不高,但如果空气中垂直温度差值达到一定程度时,并且有冷暖空气相接的情况,也可以形成强对流天气,产生雷暴 。

(部分图片来自中国气象台官网)

其他网友观点

老家有句话叫雷打冬,十栋牛栏九栋空 。就是冬天下雪打雷就会冰冻很久,牛没草吃关的又久会死掉,特别是下那种沙粒一样的雪时打雷,冻的特久,08年冰灾时地上的冰用羊角锄都挖不动

其他网友观点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腊月打雷的科学说法,温度过高,冷热空气交替,形成大雨,打雷,下冰雹等极端天气 。这几天,云贵高原,就是这样的天气,中午犹如夏天,傍晚大风,降温,冷,从而导致极端天气出现,大家都知道,天气热,必下大雨,由于中午太阳特别大,这样就会产生副热带,地面温度过高,高山天空高处,然后温度就会低,由于地面的温度过高,温度在上升,遇到冷空气,就会形成雷雨天气,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啊!这是正常的气候现象,由于这样的天气很少出现,所以大家心里面就感到恐慌,其实这嗯,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啊,下面给大家看一下,最近云贵高原出现极端天气以后,天空出现的怪云 。有点吓人,这云 。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文章插图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文章插图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文章插图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文章插图
腊月下雪打雷有什么科学说法?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