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首次扫黄 是那个朝代的皇帝发动过的
众所周知明朝的高压政治令那些政府官员都是小心翼翼的活着 , 甚至活不起来 。毕竟明朝的官员 , 工资都很低 。这也就是算了 , 在明朝竟然还有“国营”的妓院 , 受皇帝支持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 , 在秦淮河畔设置了“国营妓院” , 称大院 , 后称旧院 。相传朱元璋还曾亲自为大院题写过对联:
此地有佳山佳水 , 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 , 添千秋佳语 。世间多痴男痴女 , 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 , 是几辈痴人 。
妓院遍布各地
这些妓院遍布南京各通衢闹市 , 其名曰: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翠柳、南市、北市 , 内设官妓 , 供官僚士大夫猜拳行令、点歌赏舞 。
妓院如此繁盛 , 从而滋长了浮华世风 。当时的文人名士 , 富商大贾 , 普遍以狎妓宿娼为风流韵事 , 这成为当时一种社会风气 。
当时的嫖客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文雅的士大夫、普通的狎客、单纯的嫖客 。娼妓也分几种:宫妓、营妓、家妓、暗娼;艺妓则分为歌妓、乐妓、酒妓 。
暗娼(私娼) , 纯以色相诱人 , 过的全是皮肉生涯 , 没有文学、绘画、音乐的修养 , 更遑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之类的技艺 。如今所谓“小姐”者 , 亦复如是 。
许多达官显贵不问朝政国事 , 沉溺于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之中;一些名流贤达狎妓冶游、寻欢作乐 , 让秦淮河的胭脂气浓得几乎化不开来 。风度翩翩的志士才子与风情万种的歌伎名媛 , 演绎了不少刻骨铭心的风流韵事 , 也发生过令人感伤的世间悲剧 。
难怪有人说明朝“忠臣不如叛臣多 , 名将不如名妓多” 。士大夫的沉沦和喜好 , 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妓院繁盛 。明代中后期 , 花榜也流行开来 。
花榜兴起于宋朝 , 到了元代和明初已不多见 , 但明代中期以后 , 花榜又再次盛行起来 。所谓“花榜” , 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 , 品评妓女的形体容貌和风情才艺 。这和现在的选美有相似之处 。
后来 , 还出现了研究、评价妓女的《嫖经》 , 成为当时的狎妓指南 。由此看来 , 明朝人开青楼则是一种主流文化了 。到了明朝中叶娼妓越来越盛 , 妓女满布天下 , 大都会有数以千计之多 , 就是穷乡僻壤 , 也不乏其人 。
娼妓业的发达 , 慢慢让统治者终于感觉到其对社会制度的腐蚀 。这个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长子 , 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 , 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明君 。
朱瞻基称帝时 , 国家政纲松弛 , 官员日益腐败淫逸 , 终日纸醉金迷 , 纵情享乐 。为了挽救逐渐衰败的国家 , 公元1429年 , 朱瞻基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扫黄运动 。
他下令查封了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 , 废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 , 禁止官员携妓宿娼 。但对民间娼妓业却没有什么限制 。
当时朱瞻基的扫黄主旨 , 是为了巩固帝业不被颠覆 , 官吏不嫖娼 , 使所谓“父母官”的形象更为正面 。因此 , 此次扫黄只对官员们起了一点威慑作用而已 , 却没有真正禁止娼妓业 。
【历史上的首次扫黄 是那个朝代的皇帝发动过的】让朱瞻基没有料到的是 , 针对他的扫黄运动 , 官吏们也想好了对策 , 他们根据官职大小 , 开始娶妻纳妾 , 以解决性的需求问题 。这样 , 明宣宗的扫黄运动 , 最终以失败告终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