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婚姻生活 经"倒插门"入赘名门望族( 二 )


刘姓妇人不浪漫
许氏病故之后 , 李白带着儿女移居东鲁 。李白自己说移居东鲁的原因是“学剑” 。这当然是诗人在吹牛 , 实际情况应该是为了生计 , 投靠亲友 。李白的家族 , 大部分定居在山东 。到了山东不久 , 李白一位名叫李冽的堂弟(当时做着兖州长官佐副的官职) , 帮李白续娶了一位刘姓妇人 。
这位刘姓妇人 , 不是个浪漫之人 , 她对李白的诗歌完全不感兴趣 , 对李白整天只知道饮酒作诗、高谈阔论而不懂得挣钱养家 , 让她过上吃香喝辣的生活 , 很快就感到了不满乃至厌恶 , 二人关系 , 终于以离婚了结 。
跟刘氏的这一段婚姻生活 , 李白无疑是很郁闷的 。他的远大理想 , 他的诗酒山水之乐 , 一定都曾经遭受刘氏无数次的数落、嘲笑和痛骂——后来他在诗中把刘氏比作汉人朱买臣妻子 , 足以证明 。这一时期 , 李白的痛苦也曾多次在诗篇中流露出来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中的“鲁人重织作 , 机杼鸣帘栊”、“举鞭访前途 , 获笑汶上翁”等诗句可以看到 , 李白不切实际的言行举止 , 遭到了鲁人的讥笑 。
《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最后四句 , “会稽愚妇轻买臣 , 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显然是跟刘氏离婚之后 , 李白郁闷心情的一次大释放 。这是天宝元年(742年)的事 , 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征召李白入京 , 李白以为从此一去 , 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
于是 , 借着这一首诗 , 发泄了胸中积蓄的恶气 。有人说 , 这首诗是李白告别妻子儿女之作 。我认为 , 这说法不通 。李白得到征召好消息的时候 , “呼童烹鸡酌白酒 , 儿女嬉笑牵人衣” , 不见妻子的身影;假如还没有离婚 , 以“会稽愚妇”指称现任妻子 , 也不合情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