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慈善家 儒商鼻祖范蠡三次“裸捐”
【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慈善家 儒商鼻祖范蠡三次“裸捐”】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慈善家儒商范蠡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县人(今属河南南阳) 。他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高山景行的富商巨贾 。
范蠡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 。)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 。)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
三次“裸捐”的慈善家风范
在今日之社会为一些富豪“裸捐”称道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裸捐”的鼻祖是谁,而范蠡“三聚三散”的反复“裸捐”更是难有人比肩 。范蠡的慈善之举在史书中有着明确记载 。《史记·货殖列传》将范蠡的慈善行为描述为“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
范蠡辅佐勾践灭吴,称霸中原,可谓功勋卓著 。在越20余年间,他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思想,使得越国亡而复兴、民富国强,奠定了越国春秋霸主的基业 。其中,“农末俱利”、“平粜齐物”是他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平粜齐物”本质上也是一种救荒济民之策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这其中其实蕴含了范蠡慈善救济的主张,是他慈善思想的一个体现 。这比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丰年由官府买入粮食,灾年则由官府粜出粮食)更早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