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孙春林 大义灭亲处决自己的汉奸舅舅( 二 )


孙春林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 他在小油灯下看文件 , 在膝盖上写计划 , 签署命令 。妻子从老家来看望他 , 他都无暇接待 。他与战士一起风餐露宿 , 同甘共苦 , 他的行为给军区指战员影响很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 , 北海地区抗日革命根据地有了扩大 , 抗日队伍有了发展 , 抗日救国斗争十分活跃 。在孙春林牺牲后 , 当年一起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曾回忆说:“蓬(莱)黄(县)栖(霞)福(山)根据地迅速扩大 , 武装力量迅速增强 , 群众性的抗日救国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地迅速发展 , 与孙春林同志的艰苦努力和英明指挥是分不开的 。”
大义灭亲赢赞颂
孙春林对党忠心耿耿 , 对敌人深恶痛绝 。他先后把二弟三弟四弟送到革命队伍中 , 其中二弟四弟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在1941年探家时 , 得悉三舅父勾结伪保长 , 残害我地下工作者 , 他毅然决定组织力量将舅父和伪保长处决 。孙春林为民除奸大义灭亲的革命行动也赢得了广泛赞颂 。
1941年夏天 , 南海军分区成立 , 孙春林被调任南海军分区司令员 , 南海军分区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 , 同年他率领的部队在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发城的战斗中贡献巨大 。
1941年秋 , 敌人对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扫荡” , 孙春林率领部队转战在平度大泽山和莱西青山一带 。
35岁英勇牺牲
当时 , 孙春林率领军分区部队处在日寇、伪军、国民党反动派三种反动势力包围的险恶环境中 。能游击活动的地域很小 , 能经常驻防的村庄仅有八九个 。
1941年8月的一天晚上 , 军分区机关由庙东村转移到榛子沟村 。因为汉奸告密 , 日寇得知部队的情况后马上组织了一支轻便部队 , 急速赶到部队驻地进行袭击 。当村头上岗哨发现敌情时 , 敌人已逼近部队驻村附近 。情势紧急 , 孙春林决定将部队撤出村庄 , 向山里转移 , 命令军区机关人员向村东南山头转移 , 占领有利地形 。孙春林带着警卫员指挥部队一面向来敌进行反击 , 一面越过南沙河 , 抢占东南山头 。就在通过南沙河时 , 遭遇敌人火力扫射 , 孙春林的大腿负伤 , 因流血过多 , 他几次昏迷过去 。眼看敌人快要追到身边 , 孙春林命令警卫员不要管他 , 赶紧撤退脱离险区 。最终孙春林遭到日寇杀害 , 年仅35岁 。山东省海阳市行村镇西小滩村人 。1929年秋在烟台刘珍年办的军官学校学习时 ,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 , 受党组织派遣到海阳县司马区民团做地下工作 。1931年 , 联络40余名爱国青年组成宣传队 , 反对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军的不抵抗主义 。是年又打入莱阳县鲍村民团做秘密工作 。1933年秋 , 任中共海阳特支宣传委员 。不久 , 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县政府通缉 , 被迫出走 。1936年 , 根据党组织指示考入阎锡山办的军事学校 , 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37年春辗转到延安学习 。一年后重返胶东 , 任南海独立团团长 。1940年 , 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团长 , 率部先后攻克夏邱堡、北寺口等日伪据点 。是年冬 , 调任北海军分区总指挥 , 在主力部队调赴东海区的情况下 , 历时一个月就组建起独立团 。同时整顿了北海专区5个县大队 。1941年回乡时 , 得悉其三舅吕士珍勾结镇海乡乡长吕国忠等人残杀爱国志士 。亲自组织人将吕士珍、吕国忠等除掉 。同年夏 , 任南海军指挥部指挥 , 曾率部配合主力部队攻克发城 。同年秋 , 转战于平度大泽山一带 , 在由平度挺进莱西时 , 与敌激战于榛子沟 , 由于被汉奸出卖 , 在转移阵地时不幸中弹牺牲 。
曾经是一名无名烈士
【抗战英烈孙春林 大义灭亲处决自己的汉奸舅舅】在莱西革命烈士陵园西北侧的小山上 , 一座石碑上刻着“孙春林烈士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 。提起这座烈士纪念碑 , 工作人员说 , 孙春林牺牲后 , 当地人民把他安葬在青山山脉围石山向阳坡上 。1955年 , 莱西革命烈士陵园建成 , 烈士遗骨迁葬到烈士陵园内 , 但当时只知道墓主人叫“孙指挥” , 和许多无名烈士埋葬在一起 。后来孙春林的警卫员在烈士墓群中发现 , 才把孙春林参加革命的事迹讲了出来 。1987年 , 莱西市人民政府在重新修建烈士陵园时 , 特意为孙春林重新修建了纪念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