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戴绿帽子故事 鲁桓公和鲁庄公父子俩的悲哀
要说在皇宫中给皇帝戴绿帽子的要属吕后为第一人了 , 所以这么看来给皇帝戴绿帽子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 在当时的环境下敢于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亦可证明此女子的性格与一般人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关于带戴帽子的故事 。谁的故事呢?是鲁桓公与鲁庄公 。
鲁桓公 , 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五位国君 , 谥桓 。公元前711年 , 鲁隐公被杀 , 鲁桓公即位 , 后来娶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为夫人 , 公元前694年 , 发现齐襄公与文姜通奸 , 被齐国公子彭生杀死于齐国 , 嫡长子鲁庄公即位 。
鲁桓公与鲁庄公父子俩的悲哀春秋时期 , 鲁国国君特别爱娶齐国公的女儿为夫人 , 而齐国的公主大多不是“省油的灯” , 多不守“妇道” , 爱给鲁国国君戴绿帽子 。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嫁给鲁桓公之后还与自己的哥哥(即后来的齐襄公)保持着原来的情人关系 , 最后 , 齐襄公居然派杀手暗杀了鲁桓公 。鲁庄公的母亲 , 是齐僖公的女儿文姜 。
文姜 , 并不是指她姓文 , 名姜 。夏、商、周三代以前 , 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 , 而不称姓 。只有妇人称姓 , 周朝的齐国为姜姓 。文是指有才华 , 所谓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 。
年轻时的文姜 , 跟很多少女一样 , 怀有绮丽的王子公主梦 。不过她心目中的王子 , 可不是鲁庄公的老爹 , 而是自己的哥哥-齐国的公子诸儿 。《史记》称文姜为“妇”而不称“女” , 就是说 , 她在出嫁前与哥哥诸儿已跨越了最后的界限 。文姜与诸儿的乱伦之恋 , 成了天下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
其实 , 刚开始的时候 , 齐僖公的两个女儿成了当时各诸侯国君侯、世子竞争的对象 , 他们纷纷借机前往齐国都城临淄攀扯关系 , 讨好齐僖公 , 以达到娶齐氏女子的目的 。在众多的追求者中 , 齐文姜特别欣赏郑国世子姬忽 , 于是齐、郑两国便为儿女缔结了秦晋之好 。
然而郑国的世子忽然听到了“齐大非偶”的传言 , 提出了退婚的要求 。这对齐文姜来说是莫大的耻辱 , 终于恹恹成病 。齐大非偶 , 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 , 不敢高攀 。郑国的世子实际上是不想戴绿帽子 , 才以这个理由拒绝了 。鲁国急于讨好齐国 , 于是伟大的鲁桓公在公元前709年迎娶了文姜 。三年后 , 文姜的第一个儿子出生 , 因为与他爹桓公的生日相同 , 故取名为“同” 。这就是日后的鲁庄公 。很小的时候 , 阿同就隐隐约约听到人们用奇怪的语调议论父母 。尽管人们刻意躲避阿同 , 但是时间一长 , 阿同还是知道了母亲扒灰的事 , 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阴影 。公元前698年十二月 , 齐僖公去世 , 次年正月 , 乱伦的诸儿居然当上国王 , 这就是齐襄公 。三年后 , 诸儿即位的第三年 , 即文姜嫁鲁的第十五年 , 他决定向周庄王的妹妹周王姬求婚 , 并按照周礼 , 邀请和周天子同姓的鲁国国君桓公来代为主持 。文姜闻讯 , 便要求和丈夫一起去齐国 , 鲁桓公不顾大臣反对 , 答应了她的请求 。
齐襄公亲往迎接 , 大摆宴席款待鲁桓公夫妇后 , 就以会见旧日宫中妃嫔为名 , 将文姜接至宫中 。齐襄公将文姜迎到事先造好的密室 , 摆下酒菜 , 与文姜饮酒叙旧 , 兄妹二人四目相对 , 多日未见的相思 , 化作旺盛的火 , 不顾一切地搂抱在一起 。两人难舍难分 , 当晚又同床共枕 , 同宿宫中 。
第二天 , 鲁桓公派人向齐襄公辞行 , 要回鲁国 。齐襄公一定要请鲁桓公到牛山游览 , 说是以此为鲁桓公饯行 。酒席上直把鲁桓公灌得酩酊大醉 。齐襄公派武士彭生抱鲁桓公上车 , 送他回驿馆 。他用眼盯着彭生 , 加重语气说道“一定要把鲁国君送到家 , 不得有丝毫差错 。”路上 , 彭生看看左右无人 , 遵照齐襄公的密令 , 用厚布毯子裹住鲁桓公的头 , 很轻易地将他害死在车上 。
推荐阅读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古人为什么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呢?守孝三年的来历
- 古人的帽子很重要 不戴帽子意味着自绝于社会
- 历史趣闻 揭古人因吃饭引发的大事件!
- 前蜀皇帝王衍竟荒淫无耻到给身边太监戴绿帽
- 端午节庆 细数古人过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 古人如何秀自己身材 著名人物均有“异能”
- 清朝历史解密 八大“铁帽子王”拥有免死金牌吗
- 古人也时尚 大唐女子是如何穿衣打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