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散能长生不老 唐太宗竟对它情有独钟
日前读《贞观政要》,读到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在御前会议上的一番训话,挺有意思,照录于下: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 。秦始皇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其入海求神仙 。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 。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行诛戮 。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 。(《贞观政要》卷六)
如果单听李世民这番语重心长、推心置腹的话,你不得不承认,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皇帝,真有相当的唯物主义观点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进步思想,还颇有一点反权威的精神,敢于对秦始皇、汉武帝发难 。但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位陛下对所谓延年益寿、强身壮体的不死药——“五石散”、金丹一类情有独钟,哪怕被药石屡屡弄得燥热上亢、通体难受,也乐此不疲,以致刚刚50岁便“翘辫子”,死于饵食丹药之上了 。
这是为什么?恐怕还要从“五石散”的功效说起 。据《神农本草经》载,“五石散”一类药石被视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传统医学书籍中,更认为具有壮阳及治疗阳痿的功效 。所以,古人服用“五石散”,说穿了,就是看重其所能起到的“伟哥”作用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食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的说法,也证明了当时人服药风气所为何来 。
【五石散能长生不老 唐太宗竟对它情有独钟】而据荷兰人高罗佩在其《印度和中国的房中术》一文中研究认为,性行为和延长生命力的依存关系这两种古老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对李世民来说,当然中西合璧,各取所长 。一方面,魏晋时何宴、王衍的“五石散”及其衍生产品,得以再度弘扬;一方面,胡僧那罗迩娑寐、卢伽阿逸多的金丹,得以成气候而光大,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不死药本土的也好,进口的也好,不但起到长生不老的作用,还具有壮阳固本的效果,这正是李世民求之不得的 。一则他爱权如命,巴不得长生不老,皇威不减;二则他贪色无度,恨不得身强体壮,掠尽天下美色 。
唐太宗的后宫里,有多少佳丽,已不知其详,但其建制,肯定要较他为秦王时,大大扩编 。而且,从这位具有胡人血统的李世民身上,无疑仍保留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论及的星期社会形态的“普那路亚婚”和“劫掠婚”的野蛮性风俗,如他玄武门之变“杀弟元吉,即以元吉妻为妃”,诛庐江王李瑗(其堂兄),“其姬又入侍左右”,“归为己有”……这种乱伦行为,李世民是不以为然的 。所以,他活了50岁,以如此短暂的生命周期,却高频率地生育出14位皇子、21位公主,若夭殇的也计算在内,当会更多一些 。
李世民在声讨秦皇汉武求仙长生的同时,半点也不觉得自己拼了性命去求助“五石散”、金丹一类药石有什么不对 。联想到今日之贪官们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口口声声坚信马列主义,却虔诚地求神拜佛,其潜意识恐怕也是和李世民毫无二致 。
推荐阅读
- 长生不老?究竟谁才是第一个吃唐僧肉的人
- 揭秘甘罗死亡之谜 最后竟长生不老了吗?
- 皇帝为长生不老每天杀一个男人 取胆下药
- 谁散布了吃唐僧肉可长生不老的谣言?
- 刘邦之孙刘安想炼长生不老仙丹误制出豆腐
- 汉武帝为何不寻找长生不老药 东方朔巧妙提醒
- 徐福东渡历史真相揭秘 长生不老药竟然是它
-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长生不老还是捉捕美人鱼?
- 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 奇葩求仙故事多过秦始皇
- 西游记八大难解之谜 谁先说唐僧肉能长生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