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骑士十字军团不知去向的宝藏

在欧洲历史上,十字军东征和骑士团的故事一直流传不止 。尤其是力量最为强大的圣殿骑士团,他们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所向无敌的军队,但也逃脱不了被消灭的命运 。即使他们消失了近千年,但有关他们藏匿起来的财富的传说还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寻宝者 。
11世纪,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圣城耶路撒冷,但主力一旦撤离,东去的朝圣者开始遭到强盗的袭击和阿拉伯人的报复 。一小队骑士在法国人的率领下发誓用他们的生命来保护前往圣地的朝圣者,他们自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穷骑士团” 。他们以“守贞、守贫、服从”为三大信条 。教皇发布圣谕,确认他们在政治上只对教皇负责,经济上可以免税 。耶路撒冷国王则将圣殿山上一所寺庙的部分交给骑士团驻扎,从此他们便被世人称之为“圣殿骑士团”,成为耶路撒冷王国对抗阿拉伯人的主要力量 。
古代的特种兵
圣殿骑士团从本质上来说是武装的僧侣帮会,在全盛时据说有2万多名成员,主要分为骑士、士官、农人和牧师 。骑士和士官是基本的军事力量 。农人专门管理骑士团财产 。牧师则是精神支持者 。圣殿骑士团的首领也称为大团长,通过选举产生,任期为终生 。骑士团训练有素,是耶路撒冷王国最精锐的队伍 。它分为若干个小支队,每个支队由一名骑士为核心,另有几十人作为辅助力量,因此他们可以专注于自身的战斗目标 。有人认为他们是现代职业军队中精锐的特种部队的先身 。一般在战斗中圣殿骑士团出动的骑士并不多,几百人就是一支大部队了,可以抵抗上万人的大军 。
富可敌国的财富
骑士团的财产主要来自于赠予、信贷、掠夺以及征税 。为了在战乱年代获得保护,许多贵族将地产赠送给骑士团,到12世纪末,骑士团在欧洲拥有9000多处产业,包括伦敦的圣殿教堂、柏林的圣殿宫,甚至整个塞浦路斯岛 。骑士团的另一个生财之道是“抢劫” 。这类行为对于骑士团来说是屡见不鲜的 。1153年,耶路撒冷王国与埃及人交战,攻克阿斯卡隆之后,他们首先冲进城内,在城墙缺口处派40名士兵把守,不让其他军队进入,而团员们则在城内挨门逐户地搜索金银财宝 。
此外,骑士团还从事商业信贷,这几乎与现代银行业的经营模式类似 。最初,入会的骑士团成员将财产交给团队保管,后来欧洲的贵族们也纷纷托管他们的贵重财物 。骑士团还发布了印有特殊记号的票据,只要持有该票就可以在各地支部取出财物 。由于有庞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加上“守贫”的信用,骑士团的业务十分兴旺 。12世纪中期,他们开始向朝圣者放贷,后来,对象扩大到社会各个阶层,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 。他们甚至借贷给基督徒的敌人,这说明他们不但深具商业意识,而且信誉卓着 。据说,骑士团总部堆放的借据账本比宗教书籍还要多得多 。
盛极而衰
【圣殿骑士十字军团不知去向的宝藏】13世纪时,耶路撒冷王国王权脆弱,而骑士团却越来越独立、强大和好战,已不安于过去的地位,他们密谋参与政治活动 。有人说,在13世纪,圣殿骑士团才是耶路撒冷的真正主人 。此时,发生的哈丁战役却让骑士团随着耶路撒冷王国由盛而衰 。
哈丁战役之前,耶路撒冷王国因为王位继承一事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贵族派和宫廷派几乎兵戎相见,最后还是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支持的宫廷派势力占据上风 。这次分歧虽然因为阿拉伯大军再次到来而和解,但不信任的种子导致了双方在哈丁战役中意见相左,圣殿骑士团不听信贵族派的正确意见,却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离开了富有水源的驻地,在半途中遭到敌人的进攻 。阿拉伯人点燃野草,用浓烟把耶路撒冷军队熏得灰头土脸,全无士气 。这一仗,耶路撒冷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圣殿骑士团大团长也被擒获,不过阿拉伯人释放了他和大部分俘虏 。
走向毁灭
哈丁战役使骑士团失去了守护耶路撒冷的使命,他们逐步撤回法国 。当时的法国国王是拥有“美男子”之称的菲利普四世 。他对于这支只服从教皇而又能征善战的军队的到来显然并不欢迎 。同时,还由于法国对骑士团的巨额欠债而心怀鬼胎 。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菲利普四世向法国各地的事务官发出密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打开,密函上的内容是逮捕各地的圣殿骑士团成员 。突然袭击获得圆满成功,法国几乎所有的圣殿骑士团成员都被逮捕,骑士团的高层无一幸免 。菲利普四世给圣殿骑士团的罪名是“异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