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想建都的不是南京而是北京?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定都南京 , 他的儿子朱棣将都城迁往北京 。其实朱元璋一开始心仪的都城首选就是北京 。
一个国家的首都是至关重要的 , 关于首都的选址 , 那是要从很多方面来考虑的 , 诸如地理位置、后勤补给、战略要求、风水气运等等……
那么中国最适合建都的地方是哪里呢?很多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而在古代两位伟大的帝王 , 朱元璋和赵匡胤这两位雄韬伟略的战略大师 , 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 他们俩的选择竟然是一致的 , 那就是曾经的长安 , 现在的西安 。
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开封后 , 他就意识到了开封并不是一个适合建都的地方 , 虽然开封也是一个不错的城市 , 开封主要的优势是居“天下之要会” , 汴水河渠连接江淮等地 , 经济富庶 。
【朱元璋最想建都的不是南京而是北京?】但是呢开封有个致命的缺陷 , 那就是无险可守 , 这就为北宋埋下了亡国之祸 , 当时赵匡胤就曾对赵光义和群臣说过 , 如果不迁都 , 继续定都开封的话“不出百年 , 天下民力殚矣!”
为什么呢?那就是开封无险可守 , 那么国家就必须屯重兵以把守京城 , 所以北宋时期 , 北宋将近一半的军队都必须布置在开封周边 , 这大量冗兵云集京师 , 大大增加了开封对运河的依赖性 。时间一久 , 就造成政府财政开支负担沉重 , 百姓困于徭役 。
而赵匡胤当时就曾想将都城迁往洛阳或长安 , 因为这两地都有险可守 , 足以代替百万大军 , 特别是长安更是天下龙脉之集中之地 , 所以赵匡胤设想是将长安或洛阳设为国家的政治军事中心 , 将开封设为经济中心 。
可是他的想法却遭到了以赵光义为首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 因为迁都对他们的利益是有影响的 , 所以他们反对迁都 , 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
南京同样是一处比较适合建都的地方 , 钟山龙蟠 , 石头虎踞 , 西引荆楚 , 南控吴越 , 长江绕城而过 , 古时江面比之今日要宽出许多(今日南京之河西明初时还都是江水茫茫) , 所谓“天堑”并非虚名 , 这条防线比高墙护城河什么的好用多了 , 前秦、金不可一世也未曾南下成功 , 从北方攻来是非常困难的(朱棣得了内应之利且建文用人不当 , 赢得也很艰辛) , 最有可能的是先取江汉(襄樊尤其重要) , 沿江而下 , 从今中华门一带水路攻入 , 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 , 金陵王气黯然收 。”
但是定都南京的王朝多半短命 , 最大的原因就是南京仅适合偏安固守 , 南京并不足以辐射整个中国 。
作为大开大合、战略眼光一流的朱元璋 , 自然知道将大明朝的都城永久定在南京不可能建立一个如汉唐一般强盛伟大的王朝 , 他在做皇帝后 , 对于迁都就有多个选择 , 包括北京、开封、洛阳、长安甚至他老家凤阳 。
朱元璋心中最理想的定都之地是关中之地 , 他还派太子朱标前去考察 , 《明史·兴宗传》记载:“二十四年八月 , 敕太子巡抚陕西……比还 , 献陕西地图 , 遂病 。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 , 明年四月丙子薨 。”
以长安为代表的关中地带 , 确实是中国最适合定都的地方 , 建都关中 , 临太行而俯瞰华北 , 西南如囊中之物 , 西北如国之后院 , 临黄河而俯瞰中原 , 临秦岭而俯瞰岭南诸地!地有关中平原之肥 , 水有汉渭嘉之丰美 , 山有秦华之雄壮 , 地理有国之中央之优势 , 资源有鄂尔多斯盆地之富集 , 人文有汉唐之华彩 , 生态有秦岭子午大区森林 。扩大看 , 关中处在欧亚版图中国向西战略最好的地理优势区 。东北唯一隅之地 , 建都关中控制东北必然比北京对西南和西北控制的成本低很多!
定都在关中一带的王朝涌现出了几个伟大王朝 , 秦汉、隋唐 , 都是光耀千古的王朝 。可是为什么大唐后 , 为什么没有全国性的政权定都长安呢?
推荐阅读
- 倚天屠龙记赵敏原型 竟然嫁给朱元璋次子?
- 日本人最想盗挖的中国帝王陵 竟然是他?
- 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一向宠信的侍从学士宋濂
- 富可敌国的悲哀 朱元璋为何剿杀明朝第一富翁
- 揭秘朱元璋对付出轨女人有那些毒辣手段?
- 残暴朱元璋处治官员出怪招:刷肉抽肠不手软
- 朱元璋屠杀开国功臣的真相
- 朱元璋百万子孙的可悲下场 皇子皇孙没活下来的
- 朱元璋制定的反腐奇招 官员禁娶当地女人为妻
- 朱元璋超级奋斗史 如何白手起家建朱姓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