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空间站的安全问题 , 从来就不是杞人忧天 , 而是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安全威胁 。 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 , 和不怀好意的非合作卫星 , 有什么办法能加强空间站的防卫呢?装甲、变轨、机械臂、浮游炮、绳网 , 一个都不能少 。
万丈光芒中的天和核心舱组合体
咱们先从最内层的装甲说起 , 空间站可不是一碰就碎的瓷器 , 实际上 , 它是有装甲的 。 比如国际空间站的部分舱体上 , 就有两层装甲 , 穹顶舱的大面积玻璃上 , 也有可以自动开启和关闭的装甲板 。 它们一般由铝或者钛制造 , 重量较轻 , 目的不是为了防止舱体被击穿 , 而是在舱壁被击穿的同时 , 削弱太空碎片的能力 , 并能让太空碎片改变角度 , 减少对空间站内壁的冲击力 , 而且空间站的这些装甲只能防微小碎片 。
空间站是有装甲的
空间站装甲板
其次 , 目前空间站最重要的防御手段 , 是及时进行变轨 。 而它的前提 , 是在地面和空间建立全面覆盖而又精准的预警系统 , 在足够长的距离外 , 及时发现靠近的太空碎片和卫星 。 目前 , 国际空间站能够做到提前48小时发现肉眼可见大小的太空碎片 , 我国空间站也应该差不多 。
远看国际空间站
发现太空碎片之后 , 系统将自动根据它的位置变化 , 绘制精确的轨道 , 一旦发现与空间站存在交汇的可能性 , 或者会从近距离擦过 , 就要提前启动空间站的发动机 , 调整自己的轨道 , 避开可能的的撞击 。 目前 , 我国“天和”核心舱有4台轨控发动机和22台姿控发动机 , 以及4台霍尔推进器 , 足以保证及时精确的变轨能力 。
天和核心舱点燃霍尔推进器
但是空间站频繁变轨 , 容易消耗燃料 , 国际空间站为了维持高度 , 一年要消耗大约4吨燃料 , 如果再进行几次变轨 , 这个数字还要上涨 , 无形中加大了飞船补给燃料的负担 , 当年“和平”号空间站就是因为燃料即将耗尽 , 而俄罗斯又无力在短期内发射2艘飞船上去补给 , 才不得不坠入大气层烧毁 。
和平号空间站
第三个办法 , 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机械臂 , 但并非让空间站在机械臂上装剪刀 , 去剪非合作卫星的“翅膀” , 而是要给空间站配备带机械臂的“卫兵” 。 比如欧空局就计划在2025年发射一颗ClearSpace-1卫星 , 用4条机械臂去“抱住”被称为Vespa的锥形空间碎片 , 然后和它一起坠入大气层 , 相当于先给一个热情的“拥抱” , 然后一起滚下悬崖同归于尽 。
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 或者说得不偿失
机械臂这样玩才行
第四点和第三点有些类似 , 也是给空间站配上卫星 , 充当“浮游炮” 。 当发现非合作目标出现在空间站附近 , 且构成极大危险时 , 可以直接撞上去 , 用自己的身体换来空间站的安全 , 这不是幻想 。 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天宫二号都配备有伴飞卫星 。
天宫二号伴飞卫星拍摄的画面
但是 , 从伴飞卫星到“浮游炮” , 需要有较强的变轨和加速能力 , 这就对卫星的动力系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 霍尔推进器暂时还无法但此大任 。 并且在撞击的时候 , 要尽量避开空间站的轨道 , 不然会产生更多的碎片 , 适得其反 , 让局面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 而这一点也同样提醒了大家 , 激光、导弹和机枪等武器对卫星和太空垃圾进行硬杀伤时 , 后遗症比较多 , 因此不太提倡 。
推荐阅读
- 重大成就!我国首颗陆地探测卫星升空,印度人惊叹:真是不可思议
- 了解更多关于保罗陷阱的物理现象的细节
- 未来会出现“新人类”吗?巴瑶族仍在进化,身体同常人有差异
- 那些失踪的宇宙,可能正聚集在黑洞周围,化身为跳舞的幽灵
- 航天员在太空过春节无聊怎么办?网友给支招:3个人可以玩斗地主
- 最亮的彗星身上发生了不寻常的事
- 屡次碰瓷中国空间站,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 中国航天2022首次开门红,长二丁的成功发射,对全球贡献多大
- 中国天眼有大发现,47天内发生1652次神秘爆炸,和外星人有关?
- SpaceX破自己记录!拟2022年每周发一次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