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结构
由于潜水的时候 , 海水的压强大于耳朵内部的压强 , 会使耳鼓发生收缩 , 收缩的同时还产生剧痛 。 而且潜得越深 , 耳朵就会越痛 。 所以 , 他们会在小的时候就会把耳膜刺破 , 这样潜水的时候就不会疼痛难忍 。
虽然依旧保留了听力 , 但是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听力越来越差 , 甚至会耳聋 。 所以 , 在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下 , 巴瑶族人拥有异于常人的潜水能力 。
巴瑶人面临的困境
他们捕鱼能力高超 , 凭借一个长矛枪 , 一天也能捕获十几公斤的鱼 。 不过随着捕鱼工业化的进行 , 越来越多的大型捕鱼船进行捕捞 , 巴瑶族所在的海域鱼类越来越少 , 靠着传统的捕鱼方式难以维持生活 。
珊瑚礁死亡
所以他们有些人会采用有害化学物质来迷晕鱼类 , 从而能捕获更多的鱼 。 但是这样的作法对当地的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 导致大片珊瑚礁死亡 。
由于巴瑶族与现代人的差异性 , 使他们在世界上得到关注 。 因为他们没有国籍 , 没有教育 , 对年龄也没有清晰的概念 , 还有异于常人的身体结构 。
对此 , 当局采取措施使巴瑶族回陆地生活 , 让小孩接受教育 。 回归陆地的巴瑶族并不能很好适应现代社会 , 传统的捕鱼生活难以进行 , 他们只好另谋出路 。 比如好多游客都会慕名而来 , 所以巴瑶族就做起了游客的生意 。 巴瑶族的小孩一旦看到游客到来 , 都会成群结队地向游客讨要零钱和食物 。
巴瑶族小孩
由于常年生活在海上 , 一些巴瑶人会有一种“晕陆症”的症状 。 这个症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不适 , 还有心理上的不适 。 因为回到陆地生活的他们也倍受歧视 , 在当地人眼里 , 巴瑶族的形象是文盲和贫穷 。 他们的排挤 , 导致巴瑶人更加难以适应现代生活 。
巴瑶族
而当地人也没有很好保护他们的生存 , 甚至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 印度尼西亚曾颁布法规 , 允许其他船只进入巴瑶族生活的海域 , 导致捕捞公司捕获了大量的鱼类 , 而巴瑶人所能捕获的鱼就更少了 。
结语
让巴瑶人回归陆地生活是充满争议的 , 因为改变了他们上千年的生存方式 , 而继续生活在海上的巴瑶人或是最后一批生活在海上的巴瑶人 , 这个特别的种群可能消失在海上 。
巴瑶族
不过 , 进入陆地生活的他们能让他们适应现代社会 , 种族的小孩也能得到教育 。 如果巴瑶人离开了海洋 , 历时非常长的时间后 , 巴瑶人的脾脏可能发生退化 , 和我们正常人一样 , 这也是一种“环境的选择” 。
推荐阅读
- 人类还会再进化吗?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发现难、治愈难,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攻克癌症?
- 罗布泊千年干尸分析:祖先是古北亚欧人,1.2万年前几乎灭绝
- 青藏高原曾发现22万年前,清晰印在石板上的手印,怎么回事?
- 78万年前外星人改造了智人基因? 科学家: 事实远没这么简单!
- 生殖隔离是什么?包括人类在内,自然界的生殖隔离到底有多可怕?
- 20多年前就造出克隆羊,为何不敢克隆人?“多莉”羊的下场有多恐怖?
- 基因的力量!妈宝同款“高原红”,让网民们感叹
- 土壤农业化学家朱兆良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