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被盗 道出李世民戎马生涯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昭陵六骏”是原置于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立于贞观十年(636年) 。约1985年底国宝昭陵六骏其中两骏的被盗,引起了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 。昭陵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表彰他创建唐王朝的戎马生涯 。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 。
昭陵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的戎马生涯,立下的赫赫战功 。六匹骏马的名称:一是飒露紫,二是拳毛騧,三是青骓,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骠,六是白蹄乌 。石刻所表现的六匹骏马三作奔驰状,三匹为站立状 。六骏均为三花马鬃,束尾 。这是唐代战马的特征,其鞍、鞯、镫、缰绳等,都逼真地再现了唐代战马的装饰 。据传说“昭陵六骏”石刻是依据当时绘画大师阎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 。为表彰唐太宗李世民创建唐王朝的戎马生涯 。
昭陵六骏是原置于昭陵唐太宗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 。
昭陵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 。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刻画了李世民的戎马生涯 。
“昭陵六骏”雕刻在高二点五米,宽三米的石板上,分两组东西排列 。
东面的第一骏名叫——“特勒骠”,黄马白喙微黑,毛色黄里透白,故称'骠','特勒'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赠 。
【昭陵六骏被盗 道出李世民戎马生涯】李世民在619年乘此马与宋金刚作战,史载:唐初天下未定,宋金刚陷浍州(在今山西境内),兵锋甚锐,'特勤骠'在这一战役中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八个硬仗,建立了功绩 。唐太宗为它的题赞是:'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为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乘 。唐太宗李世民的戎马生涯 。
东面第二骏名叫——“青骓”,苍白杂色,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 。
窦建德原系隋军麾下将领,据说还是李世民的母舅,乘乱自称夏国王 。当时,唐军扼守虎牢关,占据有利地形 。李世民趁敌方列阵已久,饥饿疲倦之机,下令全面反攻,亲率劲骑,突入敌阵,一举擒获窦建德 。
石刻中的青骓作奔驰状,马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马身后部,由此可见骏马飞奔的速度之快 。唐太宗李世民的戎马生涯 。
唐太宗给它的赞语是:'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前三句形容马的矫捷轻快,后一句道出这一战役的关键性意义 。
东面第三骏名叫——“什伐赤”.
什伐赤'什伐'是波斯语'马'的音译,这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纯赤色,也是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 。王世充祖上西域人,隋末唐初自称郑王,据洛阳,与窦建德结好 。当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王向窦求救,但都被李世民击败 。唐太宗李世民的戎马生涯 。
石刻上的骏马凌空飞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的 。唐太宗赞语'涧末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在这一重大战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三匹战马,基本完成统一大业,'青旌凯归'流露出他的兴奋 。
西面的第一骏名叫——“飒露紫”,色紫燕,前胸中一箭,为李世民平定东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 。牵着战马正在拨箭的人叫丘行恭,六骏中惟这件作品附刻人物,还有其事迹 。
据《新唐书?丘行恭传》记载,公元621年,唐军和王世充军在洛阳决战,李世民的侍臣猛将丘行恭,骁勇善骑射,在取洛阳的邙山一战中,李世民有一次乘着飒露紫,亲自试探对方的虚实,偕同数十骑冲出阵地与敌交锋,随从的诸骑均失散,只有丘行恭跟从 。
年少气盛的李世民杀得性起,与后方失去联系,被敌人团团包围 。突然间,王世充追至,流矢射中了“飒露紫”前胸,危急关头,幸好丘行恭赶来营救,他回身张弓四射,箭不虚发,敌不敢前进 。然后,丘行恭立刻跳下马来,给御骑飒露紫拨箭,并且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然后又执刀徒步冲杀,斩数人,突阵而归 。为此,唐太宗李世民才命人刻其以示他的戎马生涯 。
推荐阅读
- 恐怖 昭陵圣号碑惊现“石碑幻影”!
- 揭秘乾隆墓被盗之谜 乾隆墓消失的四大宝物是什么
- 历史最后一位妃子墓被盗 扒坟老手组成盗墓班子
- 清东陵被盗墓多达七次 这里到底有多少宝物?
- 为什么乾陵千年来从未被盗墓者发掘
- 孝哲毅皇后怎么死的 孝哲毅皇后陵墓被盗尸体被侮辱
- 李世民墓在哪 “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 雍正泰陵地宫 雍正泰陵为什么没有被盗
- 关羽墓在哪里 历史上关羽的陵墓是否被盗过?
- 揭秘孝庄太后为何不入昭陵之谜 孝庄的墓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