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防御作战 无名高地成为越军的伤心高地( 三 )


敌人见偷袭不成,很快又组织了一个连的兵力分两路向我阵地发波起冲击 。我冒着敌炮火来到各班阵地嘱咐大家:“沉住气,不要慌,等敌人靠近再打 。”大家怀着对敌人的仇恨,一直把敌人放到二、三十米才开火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激战,敌人队抵挡不住,又溃逃了回去 。在这次战斗中,共青团员,新战士安吉昌不幸身负重伤,光荣牺牲 。在阵地上,安吉昌每天都要拿出一张亲朋好友的照片,在上边写上几句里话 。他在母亲的照片后面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妈妈,我现在在阵地上 。我们已经打退敌人好几次进攻了 。儿深知守卫高地的意义 。也许我就会在这里与你诀别,望妈妈不要难过,好好地生活,幸福地生活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更多的母亲能够幸福地生活,安吉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一天,我们打退敌人三次进攻,毙敌十七名,伤敌十二名 。
五月七日战斗更激烈 。屡遭失败的越军以两三个连和一个特工队的兵力向我发起轮番进攻,企图一举拿下我高地 。战斗从十八时开始 。敌人首先用一O五毫米、一二二毫米重炮向我们轰击,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 。整个晚上,在不到四百平方米的高地上落下了几百发炮弹,高地表面的植被波炸坏,到处弹坑累累,通往各个阵地和后方的电话线全都炸断了 。十八时二十五分,敌以两个加强连兵力,分三路向我高地进攻 。激战二十分钟,被我击退 。之后,故又在炮火掩护下接连三次向我发起进攻,激烈的战斗持续了近六个小时 。
【1984年防御作战 无名高地成为越军的伤心高地】经过连续几昼夜的鏖战,同志们已相当疲乏 。许多同志眼窝深陷,站着都摇摇晃晃,战斗间隙,靠在工事墙上就睡着了 。指导员郭锦标通过电台问三排,需不需要换下来休整,我代表全排坚定地说:“请支部和营、团党委放心,我们还能坚持战斗,保证人在阵地在!”全排战士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顽强地坚守在高地上 。
战斗越打越激烈,我们的干部战士也越打越勇敢,越打越精明 。敌人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又一次集中高射机枪、重机枪和无后座力炮对我射击 。我及时通过电台以求上级炮火支援 。我后方的炮群立即“发言”,很快压制了敌火力 。这时,敌人顺着山梁冲到距八班阵地十多米远的凹部,利用一棵大树作掩护,架起轻机枪向我们扫射,手榴弹投到了我们堑壕边上 。五班正面之敌也嚎叫着冲了上来 。面对着气势汹汹的敌人,我高声喊道:“不要慌,用手榴弹敌人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手榴禅 。”八班以大树为目标连续投弹,很快就把敌人的机枪打哑了 。七班和九班方向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 。我跑去支援,发现敌一挺重机枪对七班威胁最大,立即将火箭筒手赵兴权调来,命令他将其摧毁 。赵兴权不顾生命危险,跃出堑壕,灵活地利用乱石作掩护,先后抢占了两个发射阵地 。因敌高我低,不能发挥火箭筒的威力,没有发射 。眼看敌人的重机枪火力压得战友们抬不起头来,赵兴权两眼冒火,咬紧牙关,连续翻了几个滚,终于占领了阵地前沿五米处的一个小土包,向敌瞄准,听得“轰”的一声,敌重机枪被打得跳了起来,三名射手也一命呜呼 。为了保存实力,长期坚守阵地,八班代理班长杨志华把全班分成两个组,每次战斗都留一个组在后面作预备队 。他与新战士王达勇各持一支冲锋枪组成交叉火力,封锁前沿,让战士陈世友专门投手榴弹,新战士黎勇负责运送和装填弹药 。由于组织得好,他们班共打退敌人十一次冲击,毙伤敌十七名,自己无一伤亡 。连队及时表扬了八班,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
天渐渐黑下来了,敌人借夜幕的掩护仍在不断地对我们进行冲击 。我到各个阵地嘱咐大家:天黑了少打枪,轻、重机枪不要轻易暴露火力,要多用手榴弹杀伤敌人 。正当我准备返回掩蔽部时,敌人进攻前的炮击又开始了 。突然,一发炮弹呼啸而来 。我看见救护组的张德良在抢救伤员,来不及隐蔽,准备冲过去扑在张德良身上 。这时,炮弹爆炸了,一块弹片打进我的右胸,气浪把我冲倒在张德良身上 。共青团员,卫生员何成江抢上来给我包扎 。我反复叮嘱小何,千万要保密,不能让战士们知道 。连长帕安柱通过电台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组织架冒着炮火前来抢救 。我请求连长:“不要派担架来,我还能指挥战斗 。”连长告诉我“这是营部的命令,已派副连长来接替你 。”我激动地对连长说:“我是阵地指挥员,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不能离开战斗岗位 。我的伤很轻,还能坚持战斗 。”直到团首长下了命令,副连长来接替 。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阵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