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下场最惨的状元 竟刚及第就被皇帝处死
【史上下场最惨的状元 竟刚及第就被皇帝处死】中了状元本是件无比荣耀的事 , 但历史上却有个人因为高中榜首而悲惨死去……
南北榜案:古代学生掐架的是是非非
南北榜案是明初科举考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 又称为刘三吾舞弊案、南北榜之争 , 无论从当时涉案者的结局还是它后来的历史作用来看 , 这件历史事件都有足够大的影响 。
1397年二月的会试 , 由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考 。巧的是 , 发榜后录取的51个人都是南方人 , 一个北方人也没有 , 更巧的是 , 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 。后来经过殿试 , 以陈安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 , 刘仕谔为第三名 。这次榜单因为录取的都是南方人 , 因而被称为南榜 , 也被称为春榜 。
这样的结果和当时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的情况有一定联系 , 但北方人一个也未入选 , 则并不怎么多见 。没过几天 , 会试落选的北方学子就联名上疏 , 纷纷表示不服 , 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 , 偏袒同乡 , 贬斥北方士子 。朱元璋于是命人复阅落第的试卷 , 增录北方人入仕 , 但复阅后上呈的试卷非但文理不佳 , 还有犯禁忌之语 , 于是就按照原榜维持不变 。
这时有人上告说 , 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把劣等卷子进呈给皇上 , 欺君罔上 , 朱元璋大怒 , 结果刘三吾被发配西北 , 张信与白信蹈等二十余人凌迟处死 , 而状元陈安则被革除功名、处死 , 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就死于非命 , 下场极为悲惨 。
六月 , 朱元璋亲自策问 , 取录任伯安等61名 , 廷试后 , 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 , 因所录61人全系北方人 , 称北榜 , 也称为夏榜 。
状元惨死
在这年主考官的选择上 , 朱元璋是经过反复斟酌才最终选定了78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 。刘三吾来头不小 , 他在当时已是大儒 , 作为元朝旧臣 , 他在元末曾担任广西提学 , 后来对明朝的教育也有颇多建树 。明朝的科举制度条例由他制订 , 明初的刑法《大诰》由他作序 , 他和汪睿、朱善三人并称为“三老” , 人品才学俱佳 。而状元陈安 , 字安仲 , 号叔恭 , 福建闽县人 , 他能诗善文 , 与林鸿、陈仲完、唐泰、高棅、唐震、王恭、郑定、王偁、王褒并称“闽南十才子” 。
朱允炆登基后 , 刘三吾再度被征召还京 , 复原职 , 建文二年去世 , 死时年逾90 , 相比之下 , 状元陈安的结局就很悲惨了 , 中状元本是无比荣耀的事 , 他最后反而因为南北榜之争而丢了性命 , 下场凄惨 。
从“南北榜”到“南北卷”
明仁宗洪熙元年 , 当时的大学士杨士奇提出按地区录取进士的办法 , 最后设立分地区取进士的南北卷制度 。按规定 , 南卷取十分之六 , 北卷取十分之四 。
在当时的明朝 , 因为当时不同地区社会文化水平的发展存在差异 , 有江南地区长期垄断录取名额的现象 , 而这也导致了南北地区的矛盾 , 也必然不利于统治的稳定 , 而南北榜案其实也正体现了朱元璋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政策 。
“南北榜”事件引发了明王朝科举制度的重大变革 , 此后 , 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 , 这个制度也沿用于整个明清两朝 , 甚至现在的高考制度也可以看见这项制度的影子 。
声明: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文字内容由网络内容整理 。
点击右上角朋友圈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谁?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