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抗战历史:揭秘关东军侵略热河的背景( 三 )
在作战准备中,敌无论是地面或空中部队都相当重视 。他们知道这次作战与在东北以往各次作战大不相同,一是 。面对的是中国装备较好、素质较高的正规部队;二是,由东北后撤的我国部队大都集中在长城内外地区,已作了较充分的防御准备;三是,在关内的平、津地区及冀东地区均驻有重兵,随时可以支援 。
但在关东军的指挥机关中则认为,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是有相当把握的 。这是因为我国在江西的内战,此时正处于又一次高潮,国民政府的正规部队不会大量调向华北;华北的晋军 。西北军、部分东北军也反对国民党军队向华北调动,均希各保地盘以防自己遭到吞并而失去凭依;热河省上席汤玉麟更是拥兵自重,拒绝其它部队入境,其暗中与日本关东军取得联系就是明证 。关东军司令部第2课(情报)、第4课(政务)通过伪军的上层,已在汤玉麟的部队中建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一旦向热河进攻,汤军将有相当数量的部队,由其中、高级军官率领让开通路,并归顺日军一齐向热河进攻 。
关东军飞行队参加这次作战的共为7个中队(当时全部是9个中队),作战飞机60多架 。是日军在我国东北使用空军最多的一次 。因我国在平津地区约有两个空军中队,主要城市均部署了对空火力,所以敌空军除作了空战准备之外,在连山、绥中、锦州的机场,亦部署了防空部队 。敌空军在绥中、锦州、通辽三个机场积存了大量炸弹 。其中以锦州机场为最多,计有200公斤类型的100枚,100公斤类型的100枚,50公斤类型的500枚,25公斤类型的700枚,12.5公斤类型的700枚,其它类型150枚 。共计为2250枚,约为83吨 。为防止遭到空袭,计划进驻绥中、连山机场的敌机,至2月22日才隐秘的飞抵该地 。
按关东军的预定计划进攻热河于2月23日开始 。位于锦州的第8师团首先西进 。2月23日位于通辽、彰武的第6师团、骑兵第4旅团亦开始进攻 。在绥中的混成第14旅团于2月28日、混成第23旅团于3月4口开贻向西出击 。在通辽的伪军张海鹏部、在锦州的伪军于芷山部、在绥甲的靖安军,亦随日军出动 。
这次敌军之所以能在12天内占领了热河、承德,主要是南京政府并无抗日的决心,依然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致使部队缺乏抗战的决心与信心,指挥也很不统一 。加上汤玉麟的部队,因已受敌人的策动,作战一开始,在朝阳的董福亭步兵第106旅,其团长邵本良首先率部向敌第8师团投降;在开鲁的骑兵旅长崔兴武亦投降了敌骑兵第4旅团 。由于日军的策动,有些梯队相继投敌,形成内部及各部队之间相互猜疑和自起惊扰,并作无秩序的撤退,使指挥机关对部队失去了控制 。
实际敌军在进攻时,其困难并不少 。北路之第6师团于2月底在内蒙的草原和沙丘地带遇到零下30多度的酷寒,发生了大量的冻伤 。其空中运输部队专门为其空运防寒装备和运送破冻伤的人员至后方医院 。由于遍地积雪,日军的行动也很缓慢 。
【热河抗战历史:揭秘关东军侵略热河的背景】因汤玉麟的部队发生数起在战场上投降事件和不听命今作无秩序的溃退,使热河的北部防区发生动摇 。2月25日,北票、朝阳、开鲁同时失守 。日军的骑兵第4旅团、步兵第6师团及张海鹏的5个步兵支队 。2个骑兵旅,则按计划快速向天山(阿鲁科尔沁旗)、林东(巴林左旗)、大板(巴林右旗)、林西及赤峰方向迂回前进,骑兵第4旅团经与孙殿英的部队激战之后于3月2日傍晚占领了赤峰城 。第6师团在赤峰以东的哈拉道口遭到孙殿英部队的突然袭击,一直打到敌师团司令部的附近 。敌第6师团集中司令部的参谋、勤务人员及少量的部队仓促进行抵抗,当敌之后续部队到达后,孙殿英部才撤离,该敌在3月5日晚进入了赤峰城 。
进攻承德的敌第8师团和由绥中向西出击的混成第14旅团,相互策应快速前推 。热河守军仅在叶柏寿地区进行了抵抗 。此时敌已形成了北面的迂回包围,致使热河整个战局发生动摇,于是汤玉麟不战而撤出承德,退向以西的丰宁 。3月4日第8师团先头的川原旅团指挥之三宅忠强中佐骑兵第8联队128名骑兵进入了承德 。万福麟的53军由凌源退至西两的冷口,张作相则率部退至喜峰口 。指挥这次作战的关东军司令部,于3月3日前移至锦州,武藤信义亦于当日15时30分到达,并令第6师团、骑兵第4旅团防守赤峰地区,其它部队按计划向长城一线推进 。随之其混成第14旅团于3月4日到达了冷口,第8师团于3月7日到达了古北口,混成第33旅团于3月11日到达了界岭口和义院口 。
推荐阅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青面兽杨志到底有没有历史原型 杨志的性格特点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明朝疆域 历史排名前三鼎盛时无人敢碰领土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