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美人”薛宝钗为何非要嫁给贾宝玉
薛宝钗是个在生活的不如意中逐渐长大的早熟女孩子 。她有过幸福的童年,但长大之后却要面临着家败的危机 。小小年纪便已经深知生活的艰难,大观园里的女孩子,唯有她对钱财地位有明确的概念,懂得勤俭持家,于是也才会不爱奢华装扮 。由此,也更能够理解薛氏母女的艰辛,明白薛姨妈为何想极力促成“金玉良缘” 。毕竟,只有薛宝钗未来的夫家根基够厚,而且又能够无条件地帮忙,才有可能使得薛家的败落命运进一步地推迟 。不然,单靠着这个整日惹是生非的“呆霸王”薛蟠,恐怕只能让薛家离“一败涂地”越来越近 。
由此看来,贾家虽然算不上最好的对象,但也算是不错的选择,宝玉长相又好,姐姐又是正当红的贵妃娘娘,重要的是亲上加亲,日后有了麻烦,贾家总不能置薛家的孤儿寡母于不顾 。
然而,宝玉和宝钗却实在不是一对合适的好夫妻,宝钗虽然对宝玉有些好感,却也只是女孩子的青春萌动而已,这两个人完全不是志同道合的姐弟俩,而宝钗之所以想嫁给宝玉,大半的原因是出于家族的考虑 。宝钗虽然没有黛玉那样的纯真率直的个性,却比黛玉有着更强烈的责任心和担当力,宝钗之苦,苦在太懂事太争气,薛蟠若有妹妹一半的心力,薛家必定大富大贵 。只可惜,千斤重担落在了一个女孩子身上,要拿着自己的婚姻来拯救整个家庭的没落,宝钗如何能够不苦?
黛玉之苦,是天性所致,而宝钗之苦,是社会所使,黛玉的悲剧令人感伤落泪,而宝钗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 。于是读者也就更加明白了薛氏母女在贾府的不容易 。为了能够有所依傍,母女二人甘愿充当“门客”,每天承欢贾母膝下,又要时刻察言观色陪着小心 。薛姨妈母女在贾府中并非如鱼得水,也是需要承受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
薛宝钗海棠诗最著名的一句便是“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是她自己精神追求的写照 。但以红楼花语而论,她却是艳冠群芳的花王牡丹,怡红夜宴中,宝钗抽到的花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诗出自于唐朝诗人罗隐的《牡丹花》:
【“冷美人”薛宝钗为何非要嫁给贾宝玉】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
共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
书中,宝玉也曾把宝钗比作杨贵妃,很自然地读者会把宝钗跟丰艳秾丽等词语联系到一起 。而且受87版电视剧的影响,对宝钗、黛玉这两人的扮相存在严重的误解:剧中的黛玉出场便是一身素衣,零星几支钗钏,清素得很,而宝钗动辄便是满头珠翠,锦衣华服 。其实相当错位 。薛宝钗名虽为“宝钗”,但并不爱好富贵饰物,而且衣着打扮极尽朴素,这才符合她“雪”的特征 。相反林黛玉却是个标准的贵族小姐,衣着饮食无不极致讲究,服装色彩也多以红色系为主,这也才符合作者“爱红”的精神,作为钟爱黛玉的贾宝玉,更是视红色为最美的色彩,第一流的人物必定穿着第一流的色彩,黛玉平素一定少不了穿红着绿 。而宝钗之所以不得宝玉、贾母等人的喜欢,跟她的个人爱好和打扮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
贾母、贾宝玉等人毕竟是沉睡在富贵梦境中的迷糊之人,并不懂得“淡极始知花更艳”的真道理 。林黛玉和薛宝钗,就好像是汉成帝时的赵飞燕和班婕妤,赵飞燕虽然妒忌成性,不惜残害后宫,但单以爱情而论,却也未必不可取,至少她对爱情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不允许其他女人的分享 。而班婕妤却是一个著名的贤德女子,在汉代的后妃中享有盛誉 。太后也曾夸奖她:“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以楚庄王著名的贤妃相比班婕妤,可见其高洁的品质 。但这个贤德美人在赵飞燕进宫后就立即失宠了,从此便侍奉太后了却余生,既是悲哀,也是她的聪明,躲在太后的羽翼之下,至少没有受到赵飞燕的残害 。直到今天,班婕妤留给后人就是那首著名的《团扇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
裁为合欢扇,团圆如明月 。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可见,爱情面前,不论贤邪,即便皎洁如霜雪,也难免恩情中道绝 。薛宝钗还是班婕妤,都是输在太过贤惠,对男人而言,任性的女人往往更有吸引力 。
己卯本曾于宝钗此海棠诗句后做出点评:“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薛宝钗正是《红楼梦》一书中为数不多的“高情巨眼”之人 。红楼众人多数都属“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之辈,只管尽享富贵,哪管风云变幻?即便林黛玉也是一样,虽然知道贾府的收支“出得多,进得少”,但依然娇荣尊贵,过一日算一日,只沉浸在自己的小情调中 。而薛宝钗能于富贵之中实施节俭,在尚未完全没落之时作日后之计,是难能可贵的清醒之人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举荐情敌做高官的两位先秦牛人 “私怨不入公门”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