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奸相蔡京身携巨资为何被百姓活活饿死?

从开封到长沙 , “三千里外无家” 。三千里的路上 , 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盘菜、一杯茶 。到长沙 , 无处安歇 , 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 , 病困交加 , 饥寒交迫 , 饿死了 。
“八十一年往事 , 三千里外无家 , 孤身骨肉各天涯 , 遥望神州泪下 。金殿五曾拜相 , 玉堂十度宣麻 , 追思往日谩繁华 , 到此翻成梦话 。”这是北宋奸臣兼贪官蔡京“伸手被捉”后写的“我的沉痛反思”的“检讨书” , “检讨书”虽然“很不深刻” , 还在那里念念不忘荣华富贵 , 但是在皇帝那一把手那里 , 已是过了“思想关” 。皇恩浩荡 , 没判蔡京死刑 , 只是判了一个类似“死缓”的流刑 , 发配到岭南韶关去“劳动改造” 。
但是蔡京刚走一半的路程 , 就在长沙被百姓判了“死刑” 。王明清《挥尘后录》中记载了蔡京之死:“初 , 元长之窜也 , 道中市食饮之物 , 皆不肯售 , 至于辱骂 , 无所不至 。遂穷饿而死 。”
蔡京穷饿而死?不 , 不是穷死的 , 是饿死的 。
【北宋奸相蔡京身携巨资为何被百姓活活饿死?】蔡京被流放 , 开始时还是很讲“高级干部”派头的 , 身边还带着三个女人 。他把平日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装了满满一大船 , 在蔡京看来 , 钱能通神 , 没有了权 , 只要有钱 , 什么事摆不平?贪官们的思想都是“相通的” , 在有权之时肆无忌惮地弄钱 , 为的就是退下来后依然可以过着幸福的日子 , 有阿堵物做底 , 判刑也算不上什么!
大概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 , 蔡京被流放了 , 还想过着妻妾成群的生活 。但是他想错了 , 他低估了北宋人民的“反腐觉悟” 。
北宋人民个个都需要钱 , 与蔡京相比 , 北宋人民更需要钱 , 但是个个都不要那腐败的“臭钱” 。都说商人唯利是图 , 都说商人见利忘义 , 但是北宋的商人取义弃利 , 以其在金钱面前毫不动心的态度树立了可堪一记的形象 。听说是蔡京来了 , 开旅社的不给他“开房” , 开饭店的不给他“开餐” , 开小商品百货店的也不卖他一块饼干、一听罐头 , 开再高的价也不卖 。从开封到长沙 , “三千里外无家” 。三千里的路上 , 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盘菜、一杯茶 。到长沙 , 无处安歇 , 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 , 病困交加 , 饥寒交迫 , 饿死了 。
到了被“双规”之后 , 甚至到了被判刑之后 , 蔡京依然还可船装金银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 数额是如此巨大 , 可是居然没有被判死刑 。也许北宋的理论家是如此“理论”的:蔡京所贪数额虽然巨大 , 但他没有造成直接损失 , 所以情节不算严重 。
是的是的 , 腐败亡国 , 也肯定不是腐败分子直接亡的国 。在这些理论家看来 , 也许蔡京之死 , 老百姓罪不可赦 。他是老百姓害死的 , 北宋的老百姓不讲“人道”哪!怎么能让人活活饿死?然而 , 你也不能把老百姓怎么样 , 没谁直接把蔡京杀头啊!
人民 , 只有人民 , 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力量;人民 , 也只有人民 , 才是反腐倡廉的真正力量 。北宋人民在反腐败里的表现 , 或许让我们看到了体制外的反腐败力量 , 只有全民形成反腐意识 , 全民形成反腐氛围 , 才能让腐败分子胆寒 , 让腐败分子真正忏悔 。事实上 , 蔡京以前对此一直没有“深刻认识” , 到了长沙 , 即将饿死 , 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 , 何至于此 。”如果我们对腐败分子 , 像北宋人民一样 , 同仇敌忾 , 像打过街老鼠一样 , 那么腐败分子便无法生存 , 或许当有所收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