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指挥官 黄埔一期宿将杜聿明( 三 )


29日,拂晓,激烈的山地浴血战又开始了,第二百师的战士们开始冲锋了 。在炮兵的掩护下,士兵们一寸寸地抵近日军阵地,用手榴弹炸开铁丝网冲进去,依然是残酷的刀光血影,躯肉横飞,下午l时30分至4时,日军两次反攻,均被击溃 。但是第二百师伤亡太大,撤了下来 。在克服昆仑关的最后时刻,军长杜聿明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新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 。
12月30日,晨5时15分,各种口径的大炮炮口向界首、同兴以南各高地敌堡垒开始射击 。5时40分,新二十二师的攻击部队开始攻击 。不断有人倒下,但士兵们一往无前丝毫不敢有半点停顿 。上午9时许,6架敌机疯狂地在阵地上空轮番俯冲扫射、投弹 。界首北侧的攻击部队最多,落下的炮弹也最多,官兵们死伤很多 。阵地上的高射炮、高射机关枪组织起对空火力网,射击持续到11时,敌机向南宁方向逃去 。12时,第五军的大炮压制住界首附近和昆仑关的敌炮兵阵地,南北同兴,界首附近村落及其东南各高地先后被新二十二师攻克,战车在步兵的指引下,将界首、昆仑关各山麓岩缝、石洞中的敌侧防机关一一打掉 。
12月31日,清晨6时整 。第五军的重炮以雷霆万钧之势吼叫起来,密集巨大的爆炸声夹杂着轻重机枪的“哒哒哒”声连响不绝 。昆仑关刹那间被硝烟、泥土、弹片层层裹了起来 。激烈的搏斗持续到中午,新二十二师第六十四团第九连官兵首当其冲闯入昆仑关 。他们异常兴奋,一阵疯打,日军纷纷向九塘方向溃退,新二十二师主力一举冲进了昆仑关 。
杜聿明兴奋地将帽子摔在地上:“好!打得好 。我要在委座面前为弟兄们请功!”
12时,杜聿明亲自口授,给重庆军事委员会蒋介石委员长发出克服昆仑关报捷电 。
在攻打昆仑关的战斗中,第五军阵亡军官123人、士兵5560人,伤军官265人、士兵10847人,总计伤亡人数16795人,而全军参战人数为54034人 。以惨重的代价,夺取了昆仑关战役的胜利 。
挥师入缅
1942年2月1日,日军在泰国和马来西亚交界的东海岸宋卡登陆,英军节节败退 。2月下旬,日军已逼近仰光,此地为滇缅公路缅北通向滇西的门户,这是中国与国际交通的唯一通道 。在此严重的形势面前,蒋介石下令中国远征军第五、第六两军入缅作战,由杜聿明统一指挥,与英军共同保卫仰光 。但杜聿明的职务是副总司令,总司令是罗卓英 。蒋介石的计划是以第五军第二百师不惜一切代价死守缅甸南端的同古,以争取时间,掩护第五军主力向同古一带集结 。
从3月18日开始,在同古以南约50公里的皮尤,二百师与日本第十五军饭田祥二郎所部第三十三师团遭遇,双方在同古激战了12天 。第二百师的处境危险异常,而第五军第九十六师、战车及炮兵不能及时集中,杜聿明担心二百师会被强敌歼灭,因此,命令第二百师撤出同古,以保全战斗力 。蒋介石预定的在同古与日军主力会战,以期反攻仰光的计划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
4月6日,蒋介石带罗卓英到缅甸眉苗,亲自部署,决定在缅甸中部的平满纳会战,并增调第六十六军入缅 。
日军继续向北推进,杜聿明指挥新二十二师迟滞和阻击日军,掩护军主力安全进入平满纳既设阵地,会战即将打响 。此时担任西线的英军,在日军的打击下,完全丧失斗志,退到仁安羌以北,使西线门户大开,而防守东路的第六军暂五十五师在日军的攻击下溃退,中路远征军有被东西两路敌人截断和包围歼灭的危险 。史迪威和罗卓英决定放弃平满纳会战,准备在更北面的曼德勒与日军进行会战,计划将第五军、第六十六军分布于长达300公里的平满纳至曼德勒之间的公路上 。此计划遭到杜聿明的坚决反对,认为:“分散使用兵力,这样只能被日军各个击破!”
罗卓英拿出他的威风说:“不接受命令坚决不许可!”
于是,杜聿明只得下令放弃平满纳会战,但他还是赶赴罗卓英的司令部陈述:“放弃平满纳会战,就必须集中兵力保全的两大门户—棠吉和眉苗,不应该再进行曼德勒会战 。”
可惜罗卓英并未听从杜聿明的意见,对棠吉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4月下旬,日军从东线攻取棠吉,杜聿明令二百师戴安澜率部克服棠吉,并继续肃清隘路之地,向罗列姆前进,以断绝向腊戌前进的日军的后路 。此时,罗卓英连来四道命令,令部队向曼德勒集结,准备会战 。杜聿明无奈,只得放弃浴血奋战而克服的棠吉 。日军看破远征军的弱点,以轻快部队用日行百公里的速度大胆向腊戌前进,至28日,腊戌即陷敌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