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轶事 曾划定了历史上最早的遗产保护范围( 二 )


“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礼 。”刘邦在当上汉代开国皇帝后第五年,就下诏以亡诸为闽粤王 。他在诏书中说,“故粤王亡诸,世奉粤祀,秦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 。诸侯伐秦,亡诸身率闽中兵以佐灭秦,项羽废而弗立 。”他和项羽的做法相反,充分尊重亡诸,封他为闽粤王,王闽中地 。自觉保护前代历史人物的墓葬也是刘邦带的头 。刘邦当皇帝第十二年,下了一道《置秦皇楚王陈胜等守冢诏》 。
诏中明确的开出了一个保护名单:“秦皇帝、楚隐王、魏安厘王、齐愍王、赵悼襄王皆绝亡后,其与秦始皇守冢二十家,楚、魏、齐各十家,赵及魏公子无忌各五家,令视其冢 。复,无与它事 。”汉朝初年刘邦所确立的一系列遗产保护政策,尔后两千多年的岁月里,历代王朝或有曾增损,但基本格局是不变的 。另外,我们今天划定风景名胜区和古迹保护范围,总是有空间的范围界定的 。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对传统的一种沿袭 。
现存文献中最早的遗产保护范围划定的国家标准当在距今1502年前的北魏时期 。太和十六年二月,朝廷有《祀先代诸圣诏》 。明令祭祀尧、舜、禹、周公、孔子 。太和十九年(495年)九月,下诏《旧墓不听垦植诏》明令保护旧墓,不允许耕种:“诸有旧墓、铭志见存,昭然为时人所知者,三公及位从三公者去墓三十步,尚书令仆、九列十五步,黄门、五校十步,各不听垦植 。”这是明确的划界保护,也是中国遗址保护范围划定的最早记载 。文成帝的诏书中之三十步、十五步、十步的三种保护尺度约同于我们今天的文物保护单位分国家级,省级和县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