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为何篡改遗诏,全家被处宫刑能不恨吗

公元前221年 , 秦始皇攻灭六国 , 统一天下 , 建立了大秦王朝 。他苦心经营自己的帝国 , 梦想子孙永远君临天下 ,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 传之无穷 。”然而 , “祖龙空作万年图” , 秦始皇刚刚闭上眼睛 , 他的爱子宠臣就公然篡改他的遗诏 , 任意败坏他的法度 , 从内部动摇了帝国的根基 。大秦王朝的帝业刚刚传到二世 , 就被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 。历史是多么喜欢作弄人啊!
公元前210年 , 秦始皇第五次巡游东方 。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掌管皇帝车马和机要文书)赵高等陪同前往 。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年已弱冠 , 也想随从父亲出游去开开眼界 。秦始皇一向很喜欢他 , 见他有这个要求 , 也便允许了 。其余的儿子 , 秦始皇一个也没让跟从 。
秦始皇离开咸阳后 , 首先到达云梦(今湖北江陵一带湖泽) , 然后顺长江东下到浙江 。不久 , 又北上经江苏到山东 , 准备西返咸阳 。不料 , 当一行人走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西南)的时候 , 秦始皇却因劳累过度病倒了 。虽经随驾医官多方诊治 , 却全不见效 。
秦始皇虽然大张旗鼓地修建自己的陵墓 , 却又最忌讳谈到死的问题 。所以虽然他病得很厉害 , 大臣们却都不敢同他议论后事 。好不容易捱到沙丘(今河北广宗) , 秦始皇感到自己实在病得不行了 , 才慌忙命赵高写遗诏给长子扶苏 , 让他把军队交给蒙恬率领 , 然后赶回咸阳 , 主办丧事 。遗诏写好了还没有发出 , 秦始皇已经死在沙丘行宫 。
丞相李斯顾虑秦始皇的死会引起政局动荡 , 便找赵高商议道:“沙丘离咸阳一千多里 , 不是几天就能赶回去的 , 万一皇上病逝的消息传出去 , 准会引起天下大乱 , 最好是暂时秘不发丧 , 赶回咸阳再说 。”赵高也同意他的意见 。
他们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一辆特制的“辒凉车”中 , 关上车门 , 放下窗帷 , 外面的人什么也看不见 。这种车车厢上有排窗 , 闭之则温 , 开之则凉 。他们指定几个亲幸的宦者驾车、陪乘 , 每天照常往车上送膳供物 , 如同平常 。百官奏事则由陪乘宦者收受 , 悄悄交由李斯裁决可否 , 再假托秦始皇的名义发出 。因此 , 除了极少数几个人以外 , 其他随行人众 , 竟没有一个人知道秦始皇已死 。秦始皇一生行动诡秘 , 深藏不露 , 一般臣下罕见其面 , 因此 , 也没有人怀疑 。但这些诡秘的措施 , 却为赵高施展阴谋提供了时间和方便 。
李斯叫赵高赶快派人把遗诏送出去 , 好让扶苏尽快赶回咸阳 。不料赵高却心怀鬼胎 , 迟迟不将遗诏送出 。
赵高的父亲原为赵国的贵族 , 秦灭赵 , 夫妻双双被俘 。赵父被处宫刑 , 其母没为官奴婢 。后来 , 赵高的母亲与人私通 , 生下他们兄弟几人 , 并且都承了赵姓 。按照秦朝的法律 , 奴隶的后代只能世世为奴 。而且 , 他们兄弟几个也都要处以宫刑 , 在宫中服役 。这种悲惨的遭遇 , 不能不使赵高产生一种仇恨的心理 。
秦始皇身死出巡途中 , 赵高感到机会来了 , 决定乘机夺权 。于是 , 他偷偷地找到胡亥商量:“皇上去世了 , 生前没有封诸子为王 , 只给长子扶苏留有遗诏 。扶苏一到咸阳 , 便立为皇帝 , 而你却没有一点立足之地 , 这如何是好?”
【赵高为何篡改遗诏,全家被处宫刑能不恨吗】胡亥不知赵高心怀诡计 , 况且他本来不是太子 , 此刻也根本没有想到要当什么皇帝 。所以 , 他不以为然地随口答道:“这是理所当然的啊!我听说 , 最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 , 最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 , 父皇去世了 , 没有遗命分封诸子 , 是有他的想法和道理的 。作儿子的应该自觉遵守 , 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赵高见胡亥还没有意识到皇位的重大利害 , 于是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地提醒他说:“话不能这么说 。目前的情况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诸位公子和蒙氏兄弟都不在这里 , 如今天下生杀大权都在公子、我和丞相手中 , 愿公子早拿主意 。作人君和作人臣 , 人为我制和我为人制 , 岂可同日而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