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人心却格外地安静
1912年2月12日,紫禁城从睡梦中醒来 。这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两千多年帝制统治的中国来说,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对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皇室来说,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这一天,隆裕太后带着年仅六岁的小皇帝宣统,连续发布三道诏书,宣布清帝退位 。
诏书宣布:清廷同意袁世凯与南方政府达成的清帝退位条件,劝诫人民保持冷静,维持秩序,不信谣言,听从皇帝旨意,接受新政府;同意放弃皇位,赞同中华民国政府,命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全权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接替现在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
清政府外务部同时也向各国驻华公使馆发出照会,宣布皇帝旨意,期待列强承认中华民国政治体制合乎宪法,强调清室已顺从民意,自动退位,并已按照人民意愿选 择、确认了合法继任者 。大清皇帝的权力黯然从广袤的国土退回到了紫禁城一隅 。这不是数千年来一个王朝替代另一个王朝的轮回,也不是政治权力一家一姓的又一 次转换 。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化 。一个全新的共和国家出乎意料地悄然而生!
由盛而衰的悲歌 。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清廷很平静,没有做绝地反击、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的抵抗 。隆裕太后很平静,退位诏书充满着理性色彩,体现出皇室应有的政治责任和尊严 。朝廷的最后期待就是臣民们顺应天意,放弃反抗,归顺新的国体和政体,冷静面对历史的大变局 。
【这一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人心却格外地安静】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发来的电报语气轻松,宣告上海市民普遍接受了清王朝终结、民国建立的事实 。各国使馆不过履行一下外交使节名称变更的手续而已 。习惯了帝制统治的人民也显得很平静,依旧打理着每天的生活,没有因失去习惯了的天子而捶胸顿足 。
政 治家们似乎也很平静,他们继续给清廷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享受着皇室应有的尊严 。一切似乎都在预料之中,人人都在称赞袁世凯的睿智、远见和政治家的风 度,期待着共和的美好未来 。清帝退位后,仍然保留着优厚的待遇 。这是中国人的创造,是过去改朝换代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结局 。
旧的王朝退出了实 体统治,但新政府并没有完全抹杀旧王朝的历史,而是给予适度尊重、礼遇 。旧王朝的统治者除了少数极端势力外,大多数人比较坦然地接受了清帝退位的事实 。为 袁世凯处理文稿的汪荣宝在当天的日记中无限感慨地写道,从此统治权将还付国民,合满、汉、蒙、藏、回五大民族为一大中华民国,开千古未有之局,这是全国志 士辛苦奔走之功,更是隆裕太后“尊重人道,以天下让之”的结果 。隆裕太后是“至德”之人,国民对她应当“感念于无极矣” 。
清廷顾虑退位带来 的全国性动荡是多余的,清室的退位,无论世界还是中国,确实都很平静 。次日,英国《泰晤士报》的首席采访人员莫理循发自北京的报道说:“北京很安静 。清帝退位 诏书已经被人民普遍接受 。除了贴在各个路口,宣告国体改变,命令保守秩序,警告扰乱和平将处死刑的措辞严厉的告示外,一切如常 。”
清室的退位当然不是统治者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日薄西山,大势已去 。但一个自秦始皇以来就延续的国体与政体,一个立国近三百年的王朝,就这样轰然坍塌、戛然而止,这样的崩溃发人深省 。让我们再次走近它,去探究这平静后面的悲歌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因做了这事 所以姜子牙并不是真心要帮助西岐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明朝皇帝为何都有打文人屁股这一特殊爱好?
- 李鸿章孽报应在子孙身上吗?他曾孙竟这样悲惨
- 死在儿子手上的皇帝
- “秦淮八艳”这名字是靠什么而来的?
- 神雕侠侣中是如何设定霍都这一人物经历的?
- 纪晓岚纵欲成性?纪晓岚怎么死的?
- 慈禧一天吃多少?够老百姓一家吃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