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在古代很重要 不同场合各有规定的筷子

在不同场合用不同颜色的筷子 , 如喜事用红筷子 , 而丧事忌讳 , 要用白筷子 , 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一双筷子要同一色 , 如果用杂色筷 , 预示家庭不和 。
筷子在古人的婚姻生活中 , 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包括北京在内 , 过去女孩子出嫁时 , 在给女儿的嫁妆中 , 总少不了筷子 。这种风俗 , 一般认为出现于宋代 , 当时男女双方家长议定孩子的婚事后 , 女方父母一般都送盛水的坛子一对 , 内放活金鱼四尾 , 并附上筷子两双 。
其寓意是:金鱼 , 谐音“金余” , 祝愿一对新人钱多多;水的意思是 , 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筷子则有两种含义 , 一是祈子 , 取民间吉利语“筷子快子 , 快快生子” 。
在广东潮汕地区 , 至今仍有新郎新娘入洞房时要喝桂圆汤的风俗 , 但吃桂圆不用汤匙 , 要用红筷子 , 意思是“快生贵子” 。另外 , 结婚陪嫁筷子还有希望小夫妻以后成双成对 , 永不分离之意 。
【筷子在古代很重要 不同场合各有规定的筷子】在陕北农村 , 男方迎亲时必带一只内装米的宝瓶 , 到了女方家后 , 由新娘的父亲把宝瓶里的米炒熟 , 用香和艾草把口封住 , 此举表示“相爱” 。再取出一双红筷子 , 用红头绳拴在瓶口上 , 递给女儿 , 并对女儿女婿说:“你们要像筷子一样成双作对 , 永不分开 , ‘快快’活活过日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