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没有当上皇帝的原因 文人是造不了反的?

【诸葛亮没有当上皇帝的原因 文人是造不了反的?】诸葛亮是历史上着名的名相之一 , 杜甫诗赞曰:“伯仲之间见伊吕 , 指挥若定失萧曹 。”伊尹是商汤时代的大臣 , 协助商汤治理国家 , 成就商朝盛世;吕尚 , 即姜子牙 , 年七十出山 , 辅助周文王 , 后事武王 , 攻灭商汤六百年基业 , 开创周天子八百年江山 。如此高的评价 , 足以看出诸葛亮其人的能力 。而且杜甫是唐代的人 , 《三国演义》是明代的作品 , 杜甫的评价 , 是没有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的 , 他生活的年代也更加接近三国时期 , 所以他的评价相对客观 。
在刘备去世之后 , 给刘禅的遗嘱中说到 , “汝与丞相从事 , 事之如父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地位之高 。但就是这样一个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的人 , 却始终没有把昏庸的后主推掉 , 自己当皇帝 。
至于诸葛亮没有当上皇帝的原因 , 从可查阅的资料来看 ,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1、文人是造不了反的
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 , 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者起义军的领袖 , 大多是军人武夫 , 或者甚至是流氓无赖 , 读书人造反的很少 , 而成功的几乎没有…… , 诸葛亮没有称帝或许就是这种心态 。
千百年来 , 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 , 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 , 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 , 如果北伐成功 , 他便要受九锡 , 九锡是权臣夺取皇位的工具 , 诸葛亮自己说要受九锡 , 这说明什么?实际上诸葛亮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 , 刘备死前 , 他就夺了法正的权 , 刘备死后 , 他更是大权小权一手抓 , 夺李严的权 , 打击魏延 , 把蜀汉军政大权牢牢控制在他自己手里 。
而且汉末称王称帝的人比比皆是 , 后主又是个阿斗皇帝 , 他诸葛亮作为一个权相 , 对皇位这个普天之下最大的权力宝座有觊觎之心也在情理之中 , 当然诸葛亮是个城府极深之人 , 在功业未建 , 自己势力尚未巩固的情况下 , 他是断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轻举妄动的 , 可以试想一下 , 倘若北伐成功 , 汉室“光复” , 诸葛亮以盖世之功而登上皇帝宝座 , 岂不是顺理成章之事 , 我们又何必惊讶呢 。
2、集团外部的阻力
诸葛亮的荆州集团虽然很强大了 , 但是益州集团尚且有李严手握重兵、原从集团也有赵云 , 这些都不能不让诸葛亮有所顾忌 , 即使是他二人后来死了 , 但是魏延和马岱也是不能忽视的 , 这些人对蜀国忠诚这是无疑的 , 但是在那样的大是大非前 , 应该就不会对诸葛亮也忠诚了 , 毕竟于公于私他们都不会选择诸葛亮的 。
顺便澄清一下 , 魏延是以部曲归属刘备的 , 不存在演义里说的那样叛变的事情 , 同样 , 这么说来 , 魏延即使是荆州人 , 也未必算得上是荆州集团的 。
3、集团内部的阻力
假设诸葛亮真想称帝 , 除了外部阻力可能还会有内部阻力 , 因为诸葛亮不能保证自己荆州集团的所有人都会在这一时间上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 , 何况像杨仪那样的小人会做出什么 , 诸葛亮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 诸葛亮很早看出了杨仪的为人 , 这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4、外部方面的阻力
当然 , 称帝之事 , 除了蜀国内部 , 还得看看周边的态度 , 比如吴国是不是支持诸葛亮已经很难说了 , 南蛮和西羌乘机造反却是可以肯定的 , 而魏国看着蜀国内乱 , 难道还不会蠢蠢欲动?这个时候 , 诸葛亮难道还能玩安居平五路的游戏?这是不可能的了 , 能有多少人听他的?
5、兵民厌战
汉末到三国成立 , 打了那么久的仗 , 死了那么多人 , 士兵们一定很累了 , 以前征战的一幕幕血腥浮现在自己心头的时候 , 当回想起昔日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已经死去的时候 , 难免对战争不寒而栗…… , 好不容易告别了战争 , 他们难道还愿意再回到战争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