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为纸币防伪操碎了心 古人是如何防伪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而元代是古代发行纸币最多的朝代 。和现代的纸币一样,古人也为纸币的防伪操碎了心 。“说起元代的纸币,在我们内蒙古地区发现得比较多 。”内蒙古收藏家协会会员王蒙先生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额济纳旗就出土了一批元代纸币 。这是我收藏的一张仿至元通行宝钞,至元宝钞是元朝纸币,简称至元宝钞、至元钞,虽然是仿品,但是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参考 。”
【古人也为纸币防伪操碎了心 古人是如何防伪的】王蒙介绍,元朝的纸币为了防伪,钞纸主要取用桑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在纸币的背面也有同值的图形,两面盖上三方管理机关的红印,正背两面的左上方还盖有黑色骑缝印,并在中央明显的位置上印有“伪造者斩”等警示句 。元代对伪造纸币的刑罚极重,尤其是后期,凡是出现伪钞案,凡起意者、雕板者、印钞者、抄纸者、项科号者、蒙里安藏印造者、收买颜色物料者,“具是同情伪造,皆合处死” 。
明代前期,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主要有铜钱和宝钞,政府为了规范货币的管理,制定了“钱法”和“钞法” 。清朝也有纸币 。顺治八年,清朝因为财政入不敷出,就仿照明旧制,印发了纸币“钞贯”,连续发行了10年才停止 。咸丰年间又发行了“大清宝钞”“户部官票”,两种纸币都是用白皮纸印刷(桦树皮做原料),左满文,右汉文,四周环绕龙纹,一共发行了27年 。
清朝制钞主要取用桦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采用一定的工艺做成 。清朝中期,新钞发于各省布政司要钤印记,各府、县也要签押印证,然后发于钱庄,还在纸币上印上复杂的图案,让作伪者不易临摹 。可以说很多现代钱币的防伪方法,清朝时已经出现雏形 。
推荐阅读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古人为什么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呢?守孝三年的来历
- 古人的帽子很重要 不戴帽子意味着自绝于社会
- 历史趣闻 揭古人因吃饭引发的大事件!
- 端午节庆 细数古人过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 古人如何秀自己身材 著名人物均有“异能”
- 古人也时尚 大唐女子是如何穿衣打扮的?
- 古代夫妻也懂浪漫 古人调情的几种方式
- 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