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族自古就有 明清宦官多来自河北贫苦农村( 三 )
明清
宦官 紫禁城里的河北人
虽说最为普通的人才是社会庞大的根基,但普通人往往只一席薄棺殓葬,千年的风霜过后,单薄的墓葬常常尘归尘、土归土,不见一丝痕迹,我们也无法得知他们的过往 。不过距离我们较近的明清时期,因侵蚀时间尚短,普通人的墓葬尚可得见 。而北京的各个角落里多见这样一批普通又不普通的劳动者——宦官,他们往往来自河北的贫苦农村,为了生存而成为了入京的“外来务工者” 。他们生前劳作在紫禁城的各个角落,死后并不能归葬祖坟,便就近安葬在了北京 。他们的生活说起来也只能是“一把辛酸泪”了 。
这其中自然有位高权重的,就像总管太监李莲英 。李莲英(河北大城县人)墓地极其讲究,占地二十余亩,有祠堂、牌坊等建筑 。1966年被批斗的“牛鬼蛇神”用锹镐挖开了这位晚清名人的墓葬 。墓葬异常坚固,挖掘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后,前室终于被找到了 。进入墓室的人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汉白玉的石门,雕花的石墙,精美的文物,无不展现着李莲英生前的荣宠 。与这些富丽堂皇形成对比的是,墓中的李莲英仅存头颅和部分肢骨,被人暗杀还是寿终正寝,由于“文革”时期无序的发掘,使得这谜团萦绕在古墓中无人可解 。
而更多的只是普通的太监墓,他们安息在由工部按生前品秩统一营建的墓穴中,只有一个陶罐、几枚铜钱等稀少的器物伴随在身边 。他们中有的人能够留下名字,但更多的人却是无名无姓,只在残存的骨骼上留下了多年劳作的痕迹……他们是最普通的“外地人”,但正是他们保证了紫禁城的正常运转,也许我们应向他们说一声晚来的辛苦,道一声迟到的感谢 。
【北漂族自古就有 明清宦官多来自河北贫苦农村】乌飞兔走,斗转星移,数万年来,北京这片土地上不知经历了多少南来北往的人们,他们从别处迁来,在这里欢笑,在这里哭泣,也慢慢地融合在了这里 。韩显度还记得祖籍是“朝鲜县”,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子还会记得吗?然而,无论是否记得,那些“外地人”曾经来过的痕迹,都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镌刻在了每个人最深刻的记忆中 。不经意的一个举手投足,不留神的一句方言土话,都蕴含着无尽的历史信息,或许这也正是北京这座城市所吸引我们的地方吧!
推荐阅读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张公艺九代同堂 中国史上唯一九世同堂家族
- 景颇族有哪些名人?景颇族名人大盘点
- 黎族的农具和农田水利都有啥悠久历史
- 中国古代哪位女人休掉身了为民族英雄的丈夫?
- 令人震惊 人类史上被诅咒遗弃的五大家族盘点
- 皇帝也是追星族 徽宗是高俅的忠实粉丝
- 唐朝士族为什么不愿娶公主?
- 吴三桂后人 吴三桂族每代选一位“秘传人”?
- 厚厚一部二十四史 权臣历历 篡位自立或抄家灭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