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闻“刘”便逃 揭秘抗日英雄刘粹刚传奇一生

【日军闻“刘”便逃 揭秘抗日英雄刘粹刚传奇一生】1937年10月12日午后 , 日本海军第2航空队18架飞机飞临南京投弹扫射后 , 由于未见中国空军迎击 , 在南京上空穿梭飞行玩起了特技 , 以炫耀武力 , 羞辱中国飞行员 。奉命为保存飞机用于夜间袭敌的中国飞行员们仰望天空 , 气得直跺脚 。这时第5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刘粹刚怒不可遏 , 揭掉飞机伪装 , 跳进自己带伤的飞机开车起飞 , 单机勇闯敌阵 。起飞前他把钱包交给了一位科长:“我要同敌决一死战 。这个钱包请你代为保管 , 我活着下来 , 你还给我 , 如果我战死沙场 , 就捐给国家聊表心意!”
正在得意扬扬的日本飞行员见刘粹刚单机升空 , 一齐向刘粹刚的飞机扑来 。为了取得必要的高度 , 刘机先向西爬高 , 再折回到南京城上空 。日机自认为速度快、性能好 , 想咬住刘机的尾部 。刘粹刚心中有数 , 反而减速航行 , 来个顺水推舟 。说时迟 , 那时快 , 刘机猛然作一个直8字急转弯 。日机冲向前去 。刘机已从被动地位变成优势 , 狠命咬住日机尾部 , 在两三秒钟的时间内 , 4挺机关枪同时开火 , 击中日机要害 。日机万万没有料到刘机这招“回马枪” , 拖着一条浓烟当场跌在南京市东郊粉身碎骨 。这场干净、利索、漂亮的空战前后只用了几分钟 。南京城内的老百姓也顾不得防空警报 , 倾城而出 , 都来观战助威 。
日军战机闻 “ 刘 ” 便逃
刘粹刚 , 辽宁省昌图县人 , 生于1913年 。“九一八”事变前他在辽宁前立工业专科学校读书 , 家乡沦亡后进关 , 考入黄埔军校第9期 , 随后转入中央航校第2期学习飞行 。他的飞行技术名列前茅 , 射击命中率总在90%以上 。
他曾对妻子许希麟说:“我绝不放过任何战机 。我一定以厉秋芬(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王牌’飞行员)为榜样给敌人以重大打击 。”在空战中刘粹刚成了日本飞行员的“克星” 。他首次击落了号称“天下无敌”的日本空军96式驱逐机 , 创造了中国空军第一次击落这种“王牌”飞机的记录 。1936年 , 他担任第5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 , 被冠以“中国红武士”之称 。
在空战中 , 日军飞行员见了2401号即知是刘粹刚的座机不敢交战 , 急忙逃避 。日本空军号称“四大天王”之一的藤健夫大尉被击毙后 , 他遗留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回忆在太湖上空与2401号飞机交战时 , 他的技术特别熟练而狡猾 , 射击也很准确 。他是赵云式的勇士 。尤其是他有在飞机即将失速、万分危险的情况下一个巧妙的急转弯 , 顷刻使不利地位变成有利地位的‘绝招’ 。我学会了他这手‘绝招’ , 也拿来训练我的部下 。”
“ 飞机比生命更重要 ”
1937年10月26日 , 刘粹刚受领紧急任务:于次日拂晓前赶到山西 , 支援八路军反攻娘子关的战斗 。10月26日晨 , 刘粹刚担任领队的长机和二、三号(左右翼)僚机飞行员徐葆昀、邹赓续从南京起飞 , 经汉口于14时到达河南洛阳 , 准备加油后飞往太原 。这时洛阳至太原间弥漫着厚雾 , 云高不足120米 , 而且又下起雨来 。洛阳机场有人劝他等天气稍好些再出发 , 可他不肯 , 说:“这是国共两党携手抗日的军令 , 怎么可以贻误战机呢?”等飞机在洛阳加完油 , 他们冒着蒙蒙细雨在茫茫夜空中作低空飞行 。
20时左右 , 他们按时到达晋北娘子关附近 。由于事先没有和八路军取得陆空联络信号 , 以致灯火管制下的太原黑压压一片 , 飞机无法降落 。他们只好连夜飞回洛阳 。21时许 , 他们飞临山西省高平县上空 。天色阴霾 , 漆黑一团 。刘机量油器的指针已快到底了 , 而僚机先告油罄 , 打出了“被迫降落”的灯号 。刘粹刚投下唯一的一颗照明弹 , 协助僚机迫降 。飞行员徐葆昀、邹赓续相继跳伞 。其中一架僚机坠落在高平县东宅村外的大地上 , 另一架僚机坠落在高平县大阳村附近 , 均系机毁人存 。他见战友的飞机迫降后飞机损毁 , 知道在南京机场总共只剩10来架飞机了 。此时他觉得飞机比他生命更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