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睡莲目—睡莲科(上)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睡莲目—睡莲科(上)



睡莲目—睡莲科(上)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睡莲目—睡莲科(上)】睡莲目
睡莲科
睡莲科(学名:Nymphaeaceae) , 为被子植物中睡莲目的一科 , 含五属 , 全球约七十多个种 。 为生长于热带及温带的多年生水生植物 , 模式属为睡莲属 。 由于睡莲科植物是古老的双子叶植物 , 又有某些单子叶植物的特征 , 所以在研究双子叶植物的起源和它在被子植物的进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1.形态特征草本 , 水生植物 , 地下茎发达且埋于水面下的泥土里 , 圆形的叶与花漂浮于水面或伸出水面之上 。 睡莲属及萍蓬草属的叶上有一纵裂 , 而王莲属的叶为全缘 。 本科植物睡莲可做水景庭园的观赏植物 , 地下茎可做蔬菜;芡的种子可做药用 , 合瓣莲属可做水草 , 睡莲不会结出莲藕或是莲子 。
根茎粗壮 , 叶宽卵形浮于水面 , 花单生 , 花萼5片 , 金黄色 , 花心红色 , 花茎伸出水面 。 花期7-8月 。 浆果卵形 , 种子黄褐色 , 果熟期8-9月 。
睡莲科植物为多年生水生草本 , 具根状茎 , 稀1年生(如芡实) 。 叶常两型:漂浮叶或出水叶 , 心形至盾形;沉水叶细弱 , 有时细裂 。 花两性 , 辐射对称 , 单生花梗顶端 。 萼片常4~6 , 绿色或花瓣状;花瓣3或多数 , 或渐变成雄蕊 , 分生 , 稀下部合生成筒;雄蕊3至多数;心皮3至多数 , 分生或合生 , 子房上位、半下位或下位 。 坚果或浆果 。 染色体基数x=12~29 。 花美丽 , 有香气 , 靠昆虫(主要是甲虫)传粉 , 萍蓬草不发育的花瓣背面分泌蜜腺 , 王莲的花在水下行闭花受精 。 睡莲、王莲等的果实在水中成熟 , 成熟后果实落到水底 , 外面包有粘液的种子则漂浮到水面 , 可引诱鸟类吞食 。
睡莲科植物具单沟的花粉 , 分生的心皮 , 是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 。 该科植物除上述的花粉、心皮特征外 , 有时具3基数的花 , 根据这些特征 , 有的学者认为单子叶植物可能起源于睡莲类植物 。
识别要点:多年生水生草本 , 叶常二型:漂浮叶或出水叶互生 , 心形至盾形 。 花两形 , 辐射对称 , 单生花梗顶端 , 坚果或浆果 。
2.产地分布原产中国东北、华北、世界各国习见栽培 。 为多年生长水生草本植物 。 喜温暖湿润、向阳环境 , 宜于深厚、肥沃河泥土生长 。
睡莲在北半球广泛分布 , 东亚(如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北海道、蒙古等)、中亚、西伯利亚、东南亚亚热带(如越南、缅甸)、印度、东欧、北欧、北美洲西北部 , 都有睡莲的分布 。
3.下属睡莲科可分为2亚科共5属:
睡莲亚科(Nymphaeoideae)
合瓣莲属(Barclaya)
芡属(Euryale)
睡莲属(Nymphaea)
王莲属(Victoria)
萍蓬草亚科(Nupharoideae)
萍蓬草属(Nuphar)
4.合瓣莲属合瓣莲属(学名:Barclaya)又名辣椒草属、长叶睡莲属 , 包括2-4种 , 原生于亚洲热带地区 , 沉水植物 , 有椭圆形的块茎 , 叶长或圆形 , 没于水下 , 花浮出水面以上 , 多作为水族箱中的观赏植物 。
(1)分类沿革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属单独分出一个科—合瓣莲科 , 属于睡莲目 , 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和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分类法将本属合并到睡莲科中 , 直接列到被子植物分支下面 , 不属于任何一个目 。
(2)合瓣莲合瓣莲(学名:Barclaya longifolia Wall.)是睡莲科合瓣莲属植物 。 多年生沉水草本 。 株高30-80厘米 。 叶基生 , 具长柄 , 披针形 , 长10-40厘米 , 宽1-3厘米 , 缘波状 , 橄榄绿色至浅褐红色 。 花单生于叶腋 , 粉色至红色 , 挺水开放;花瓣5;雄蕊多数;子房下位 。 浆果 。 种子多数 , 能自播 。
原产于东南亚、包括缅甸、安达曼群岛、印度、苏门答腊、泰国、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和越南 。 世界各地观赏花鸟鱼虫市场交易、扩散于水族馆之间养殖 。 20世纪80年代 , 随观赏性水草扩散而引入中国 , 在各地水族馆有栽培 。 在自然界中 , 它栖息在热带雨林中 。 一般来说 , 它生长在泥泞的缓慢溪流 , 湖泊和小河流的岸边 。 合瓣莲性喜强光 , 其喜温暖 , 怕寒冷 , 在22-32℃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 , 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2℃ 。
该种植物适合室内水体绿化 , 是装饰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 。 在水族箱栽培时 , 常作为中景草使用 。 还为可以作为水族馆鱼类(纳米鱼、矮虾和鱼苗)的庇护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