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样“瑶女”李唐妹 被俘入宫廷生弘治帝( 二 )


宫闱斗争中毒身亡
怀有龙种躲过宫闱斗争避免一死 , 李唐妹秘密生下了明孝宗朱祐樘 。但在朱祐樘认祖归宗后 , 李唐妹终是难逃毒手 , 被万贵妃毒死 。
当时的明朝后宫由比宪宗大19岁的万贵妃专权 。这名侍宠横行后宫的万贵妃生过一子 , 但不足一月便夭折了 , 后不复娠 , 她因此心生妒忌 , 凡妃嫔宫女有受宪宗临幸而结珠胎者 , 必使人逼之堕胎 , 不从者即遭暗害 。
李唐妹怀有龙种被万氏侦知后 , 令太监和宫娥逼之堕胎 。太监张敏和宫娥同情李唐妹遭遇 , 便谎报李唐妹患病 , 将其转入宫女养病的“安乐堂”潜养 , 李唐妹因此逃过一劫 。
在被打入冷宫的正宫娘娘吴氏帮助下 , 李唐妹于成化五年产下大明唯一的皇子朱祐樘 , 他就是后来开创了大明皇朝“中兴盛世”的开明皇帝明孝宗 。产子后 , 为免祸害 , 李唐妹母子二人仍然在偏僻的“安乐堂”藏匿了数年 。
成化十一年(1474年)的一天 , 明宪宗在太监张敏帮他梳头之际 , 看到镜中的自己华发初生 , 叹曰:老将至而无子 。张敏斗胆将李唐妹一事说出 。宪宗闻言大悦 , 立即赶到安乐堂将李唐妹母子接进后宫 , 不久朱祐樘被封为东宫太子 , 赐封李唐妹为淑妃并移居万安宫 。
事情一传开 , 万贵妃忌恨恼怒 , 不久就派人将毒药放入李唐妹的药汤中 , 致其中毒身亡 。
身世成谜后人“乱攀国戚”
关于出生地 , 少小离家的李唐妹留下了“来龙正是幢幡岭 , 右手关栏玉印箱;门前向出梳儿岭 , 九牛睡峒我家乡 。”一诗 。孝宗曾三次派人寻觅母亲出生地 , 未果 。
1487年朱祐樘登基 , 庙号孝宗 。即位后 , 孝宗追谥生母李唐妹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祟天承圣皇太后” , 并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 。
对于李唐妹的出生地 , 《明史》记载她入宫时“幼不能知亲族也” 。孝宗记得在安乐堂与母亲生活时 , 少小离家的李唐妹曾留下诗句描述家乡:来龙正是幢幡岭 , 右手关栏玉印箱;门前向出梳儿岭 , 九牛睡峒我家乡 。
为寻找母亲诗中的家乡 , 孝宗三次派出官吏秘密进入连、贺瑶僮(壮)中寻查 。
皇太后要寻亲人这一消息 , 让不少人动了歪脑筋 。《明史》载:及帝使治后先茔 , 蛮中李姓者数辈 , 皆称太后家 , 自言于使者……皇宫里头更先后有纪父贵、纪祖旺和陆氏、韦氏等冒充李唐妹亲人 。
因多年战乱 , 加上岭南山高水远道路艰难 , 寻查皇太后的族人都事倍功半 , 三次均无功而返 。
在礼部尚书耿裕的奏请下 , 明孝宗请礼部在桂林府建造了纪念母亲及家族的圣母庙和圣母池 , 每有司岁时祀 , 都请桂林番王靖江王府的皇亲们前往祭拜 。
谜团待解
出生地和姓氏均存疑
现在距离李唐妹出生时间———明景泰二年(1451年)将近600年了 , 李唐妹这位贵为明朝皇太后的女子 , 身上仍有不少谜团未解 , 主要集中在出生之地、姓氏、民族三个方面 。
出生地:连山亦或贺县?
连山学者认为 , 李唐妹出生于连山 , 一是竹园寨的地形地貌与李唐妹留下的诗歌描述十分相似 , 二是当地民间传说与史载大体相同 , 三是竹园寨尚有李唐妹用过的“皇后井” 。
连山两轮县志副主编、助理研究员莫自省(广东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告诉采访人员 , 竹园寨右侧有据传是李唐妹生母之墓 , 墓地称“黄幡倒地” , 村后背山岂不是“来龙正是幢幡岭”?墓右前方一山头中间凹下去 , 很像一个放置玉印的印盒(箱) , 应了“右手关栏玉印箱” 。墓的前方小山头似一把弯弯的梳子 , 便是“梳儿岭” , 整个向阳村委会小盆地里有九个高低不等 , 大小不一的小山包便是“九牛睡垌” 。
“当时孝宗皇帝数次派人查访 , 也许因交通不便未能查访到此;李唐妹宗族后来知悉她被封为皇太后 , 或许是因前面纪、陆、韦等人冒认被革职查办 , 再不敢贸然去认也未可知 。”莫自省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