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妓女终身不娶的古代大诗人是谁( 二 )


一是妓女年龄太小 。
根据杜牧所作《张好好诗》来断定,他所结识的那名妓女就叫张好好,而且开头第一句就是“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其《张好好》诗序亦云:“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于宣城乐籍 。”可见张好好当时年仅十三岁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亦有“琵琶绝艺,年纪都来十一二”的句子,可见唐宋时,许多妓女的年龄都很小,按现在的标准还是未成年人 。也说明当时的嫖客喜欢雏妓,就像现在的泰国等地雏妓盛行一样 。不过,和我们的老祖宗比起来,他们可能至少落后了一千年 。另一方面说明杜牧等人多少还有些良知,不像有些嫖客那样喜欢摧残幼女,“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就是一个 。据清潘永因《宋裨类钞》之四《闲情》记载:“范文正公守鄱阳郡,创庆朔堂,妓籍中有小鬟者,尚幼,公颇属意 。既去职,以诗寄魏介云:“庆朔堂前花日栽,便辞官去未曾开 。年年长有别离恨,已托东风干当来 。’介因鬻以赠公 。”文正是范仲淹死后谥号,他在鄱阳郡当官时,创建了一个供达官贵人玩乐的娱乐场所——庆朔堂 。庆朔堂有一个叫小鬟的乐妓,年纪很小(可能就是苏轼说的那个小鬟),只有十一二岁,却颇让范仲淹中意,可还没等到他下手,就离任了 。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小鬟,就写了一首诗给继任魏介 。魏介太了解范仲淹的心思了,赶紧将小鬟买下来送给了他 。
二是官府的禁令 。
唐宋时由官家豢养以供宴席应酬的“营妓”,或称“官妓”,《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唐朝的法网甚宽,凡是官府到任,宴会饮酒,俱有官妓承应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自景定以来,诸酒库设法卖酒,官妓及私名妓女数内,拣择上中甲者,委有娉婷秀媚,桃脸樱唇,玉指纤纤,秋波滴溜,歌喉婉转,道得字真韵正,令人侧耳听之不厌 。”“库”即酒楼,但逢场作戏之宴席间的调笑应酬可以,产生实质性的相亲相爱或两性关系不允许 。唐代对于官吏,无冶游禁令,清赵瓯北《题白香山集后》诗云:“风流太守爱魂消,到处春翘有旧游 。想见当时疏禁纲,尚无官吏宿倡条 。”但召妓侑酒也不能太随便,必须得到许可,唐孙棨《北里志》云“京中饮妓,籍属教坊 。凡朝士宴聚 。须假诸曹署行牒,然后能置于他处”,故官吏益为放浪 。宋代则禁令甚严,无论是官是妓触犯都要受惩罚 。《宋史·蒋堂传》载:蒋堂知益州,“久之,或以为私官妓,徙河中府,又徙杭州、苏州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一亦载:“宋时阃帅郡守等官,虽得以官妓歌舞佐酒,然不得私侍枕席 。熙宁中,祖无择知杭州,坐与官妓薛希涛通,为王安石所执 。希涛榜笞至死,不肯承伏 。”薛希涛宁死不肯出卖祖无择,实在够义气,难怪明冯梦龙《情史》将她列入《情侠类》 。因此像欧阳修、范仲淹这样做官做到一定程度的人,和妓女来往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了 。至于几十年为什么一直不能谴怀,这就是文人多愁善感的脾性作怪了 。作为妓女,尤其是官妓,和政府官员来往,也不得不有所顾虑 。
三是条件不成熟 。
和妓女玩乐玩乐可以,一旦真要将她们带回家去,就不得不考虑一些因素 。比如自己前程未卜,甚至居无定所,几乎等同于一个流浪汉,加之经济能力有限,多一张嘴吃饭无疑增加了更大的负担 。就像姜夔,一生穷困潦倒,中晚年以卖字为生,或寄寓官僚门下专事写作诗文,当时尽管情真意切,可养活自己都有些困难,哪里还能养活“合肥双艳”!有的文人还有可能有家眷随行,突然间又带回一个女人,老婆大人是否同意还是一个未知数 。你在外面粘花惹草也就算了,还将女人带回家来,有的厉害的老婆不和你大干一场才怪 。据清刘声木《苌楚斋随笔·陆游出妻妾原委》记载,陆游“至蜀,宿驿中,见壁上诗”,他大加赞赏,“询之,知为驿卒女,遂纳为妾”,但“后夫人王氏妒,竟逐之” 。这些难处,妓女又何尝不知道,即使再钟情于你,她也不得不考虑将来的日子怎么过 。
四是文人的约定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 。
【历史上为妓女终身不娶的古代大诗人是谁】从杜牧、姜夔等人后来的行径看,当时可能的确动了真情 。可你信誓旦旦,最终还是屁股一拍走了人,对于萍水相逢的妓女来说,要断定你的承诺是真是假,实在是有些困难 。可能是酒后的一句戏言,或是一时冲动,谁又能说得清楚?而且人家要过日子要吃饭,不可能为了你一句空头支票,白白等你几十年 。于是,用现在的话说,信任危机就产生了 。像欧阳修、杜牧之流,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的大情圣,仅凭几天酬应工夫,就自作多情,奢望人家等自己一辈子,简直有些傻得可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