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上梁山是因为和杨雄杀了一对奸夫淫妇
刚刚狠狠的治服了一个欺负邻家姑娘的地痞流氓 , 石秀浑身解气来到茶馆点了壶茶 , 略作休息 。此时茶馆茶客似乎都在低头讨论什么 , 石秀竖起顺风耳 , 凝神一听 , 大家正在谈论义士卢俊义 。原来卢俊义被内奸出卖 , 前几日借住旅店的时候 , 店小二认出了乔装的卢俊义 , 贪财的店小二为了得到官府的赏金一面假意接待一面暗地里通知了官府 。卢俊义因此被官府活捉 。如今正被关押在地牢里 , 大名府为了震慑其他梁山好汉 , 特意公告明日午时准时问斩 。蓟州百姓刚看到贴出来的告示无不为卢义士惋惜 , 茶馆里的茶客们也暗地里交谈着这个消息 , 无奈叹息 。石秀获知这个消息 , 心中一沉 , 眼看忠国义士就要命丧法场 , 不禁热血冲上脑门 , 咬牙切齿的咒骂起官府来 。此时他的好兄弟杨雄有事外出 , 只得他一人 , 临时找其他人也来不及 。他回到住所思量一番 , 决定明日直接到法场救出义士 。他无法入眠 , 深夜起来磨他的柴刀 。
第二天一早 , 他来到了法场周围 , 查看地形 , 发觉法场的围墙边有一座楼 。他给了些银两给楼里人家 , 猫上楼房就地俯瞰到法场的行刑台 。午时将近 , 守卫在法场的官兵打开们迎来了蓟州百姓 。另一边 , 知府早已命刽子手押着卢俊义在台上 。眼看午时一到卢俊义就要丧命 , 这个拼命三郎突然收入一口气大喝一声 , 从楼上就跳了下来 , 他柴刀一劈就把刽子手给剁了 , 顺势割开卢俊义身上的绳索 。卢俊义倒也机灵 , 两人一点头 , 迅速跳到台下的围观人群里 , 冲了出去 。此时法场早已被从天而降的石秀吓得目瞪口呆 ,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 , 竟然追不到两人了 。这就是水浒传拼命三郎石秀救卢俊义的故事 。
水浒传里每一个上山当梁山好汉的人 , 上山前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 或是生活潦倒或是被官兵追拿 , 各种原因造成了这些英雄男儿无法在乱世里过下去 , 于是他们最终选择了上山为王 , 和众多兄弟们一起对抗当权朝廷 。拼命三郎上山做了梁山英雄也一样经历了一番曲折 。
石秀先是孤身一人沦落异乡 , 虽然一身好武艺 , 却也只能暂时卖柴为生 。这样的情况下 , 他仍然是看到别人陷于困境就会舍命相助的热血心肠 。机缘巧合 , 杨雄被小混混刁难 , 他出手相救 , 两人由此结识 。这个时候石秀还认识了另一个梁山好汉戴宗 。戴宗觉得石秀为人侠义 , 武功也不错 , 提出邀请石秀到梁山上去 , 石秀没有接受 , 反倒是和杨雄结拜成了兄弟 。石秀就搬到了杨雄的家里 。可是日子久了 , 石秀发现了杨雄妻子的奸情 , 正直的石秀当然看不下去 , 马上就告知杨雄 , 谁料杨雄却反而误会石秀 , 将他赶出 。石秀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揭露杨妻的奸情 , 他直接找到杨妻的奸夫 , 把他杀了 , 又直接将奸夫的尸体扔到了马路上 。杨雄此时也渐渐醒悟到自己错怪了石秀 , 亲自把妻子和妻子的女仆押到奸夫那里对质 。杨妻见到奸夫的尸首害怕无比 , 老实交代了自己的奸情 。杨雄一气之下把女仆和妻子都给杀了 。
杨雄杀妻后家业已毁 , 无心回乡 , 又担心官府追杀 , 于是和石秀商量一同到梁山上去 。石秀本是漂泊一人 , 结识了杨雄 , 误会解除 , 想来也不能再回去生活了 , 也同意到梁山上去了 。水浒传在历史文学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 它以一个宋朝时代为小说背景 , 主要讲述了被官府欺压生活逼迫的平民起义的故事 。这些平民大都具有江湖义气 , 在梁山上以英雄好汉著称 。他们的势力逐渐强大 , 震动了朝廷 。朝廷开始安抚他们 , 最后这些起义军大都归顺了朝廷 。
这些梁山好汉虽然痛恨朝廷腐败 , 官府黑暗 , 但是并不愿意叛国 , 也没有发展到足够和朝廷相对抗的力量 。领军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 他的部下们也追随他归顺朝廷 。然而朝廷却利用这些归顺的农民军去攻打其他的叛军 , 宋江身为朝廷官兵迫于无奈只得讨伐 。在之前几次的征战中 , 梁山军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 然而在最后一次南下讨伐方腊的军队中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方腊军和归顺前的梁山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 方腊以宗教组织管理它的民间军队 , 聚集了许多的能人异士 。梁山好汉遭遇手法毒辣的方腊军 , 有些中途退出 , 然而其他梁山好汉继续为朝廷为宋江卖命 , 最后命丧战场 。石秀以拼命三郎性格著称 , 他在梁山上排名不低 。石秀虽然能力不低 , 但是也在这次的战斗中战死 。
推荐阅读
- 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都有芭蕉扇 有何区别呢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谁?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