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的高义 名士的绝响 《广陵散》流传的真谛( 二 )
这个'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反而成了《广陵散》的曲情 。虽然故事情节与史书的记载有太多出入,但《广陵散》一曲主要表现的内容,如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等,并未因故事的走样而减色 。
聂政所在的时代大约过了六百多年,西晋一位才智超绝、旷迈不群的人物,使《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 。这个人就是'竹林七贤'中最有影响力的名士――嵇康 。
(图:张衍纬 竹林七贤)
嵇康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音乐家 。当时司马氏与曹魏争权,'性烈而才俊'的嵇康,站在曹魏一边,对司马氏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 。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的抵触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公元前262年,嵇康以'乱政'之罪被斩首 。
嵇康曾被钟会指责为'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他的独立不羁,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记载,'嵇中散(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 。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39;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文王亦寻悔焉 。'即便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以为师',司马昭也不允 。为了铲除异己,司马氏早已族灭了曹爽、何晏等八家名门望族,如何会对嵇康这个名士下不了手呢?
《广陵散》虽'声调绝伦',但历来有人批评《广陵散》'最不和平','愤怒躁急',有所谓'臣凌君之象' 。想必嵇康当时在刑场上以此曲来抒臆积郁于胸中的不平 。曾著有《声无哀乐论》的嵇康,一向主张音声来源于自然的本质,而与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无关 。嵇康临刑时,神气不变 。但曲为心声 。不知嵇康面对大辟之刑时如何在'怫郁慷慨'处,表现出'雷霆风雨'和'戈矛纵横'的气势,从而以此曲作为对强权的最后反抗?
【刺客的高义 名士的绝响 《广陵散》流传的真谛】千年后重听此曲,不能不念及聂政,不能不遥想嵇康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